現代散文

巫石吉: 天才的思維

尼采生前死後同樣寂寞,他是天才中最孤獨的天才,但也是孤獨者之中最罕見的強者!正如威廉.杜蘭所說:「很少人曾為自己的天才付出這樣的代價。」他這麼描述過,自己的景況:「當時,我在疾病、孤立、異鄉漂泊與一無可為的境況中,自尋愉樂,只有與自由精神為伴:想說就說、想笑就笑……就勇敢地作一個人或幻影--這是沒有朋友時,聊勝於無的補償。」後來,他於瘋狂與疾病的折磨中死去,享年五十六歲。

尼采引導人們去關懷人生所蘊含的無限可能,當然,有時我們不免會對尼采的獨斷感到疑惑與反感,但是也許正是這個時候,我們才與尼采的心靈最為接近。

天才很稀有!天才是人類智能金字塔最頂端的少數人,但這少數人,對人類造成很大影響,他們甚至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如今我們能了解地球潮汐、彗星運動、太陽系星球的存在,就是因為牛頓利用數學原理證明萬有引力的存在。而現在的核能發電、原子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源頭都是數理天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再想想,沒有電力照明的醫院、工廠、火車、電梯,會發生什麼事?就可以知道,一生共有兩千多項發明的發明天才愛迪生,對人類有多麼大的貢獻。但是,並不是所有天才,都能發揮潛能,相反的,多數天才終其一生沒沒無聞,甚至比一般人更不如。所以,至今歷史上有記載的天才,寥寥可數。因為,老天爺送給天才的天賦才能,就像一刀的兩刃。

愛爾蘭三一學院精神病學家費茲杰拉得(Michael Fitzgerald)二○○五年六月出版新書《藝術創造力的起源》(The Genesis of Artistic Creativity),研究史上多位名人天才的傳記(牛頓、莫札特、貝多芬等),結果發現他們多半有「亞斯柏格症候群」。

這是一種較緩和的自閉症,有這種病的人,會有超凡的藝術創造與高超的數學天賦,愛因斯坦也被認為有這種病。費茲杰拉得發現,導致亞斯柏格症候群的一些基因,和擁有才氣洋溢的創意,基因是相同的。也就是,天才與瘋子之間,僅一線之隔。

此外,天才還普遍要求完美、敏感,讓他們追求卓越、學習快速,但也讓他們在無法盡如人意時,容易受傷害,造成內心的衝突與不協調。

一位天才的早慧、孤單,很可能以結束生命的方式來面對。

叔本華說:「天才是孤獨的,天才被逼進隔絕的孤獨,有時且進乎瘋狂,那極端的敏感性 … 內心與現實的鎖鏈。」

要有所成就,你必須成為天才。蒼老的聲音如是說。 「當然,所有天才共同的痛苦、寂寞、悲哀,你都得一肩扛下,切記,這世上只有孤獨的天才,而沒有眾人的天才。」

「天才總被世人誤解和排斥,因為太多人嫉妒天才了。」

天才是孤獨的,孤獨是甚麼?孤獨有別於寂寞,孤獨就好像我面前的筆記型電腦一樣,當我打著一篇文章時,只有黑色字幕,如果不是文字裡內涵的深意,可能就失去孤獨的意義。

尼采的一生充滿孤獨與痛苦,這是因為尼采站在他自己時代的最前端,他的思想超越當代人至少半個世紀!就像是北歐神話中的大神 Odin,以削去一目的代價,換來「預知」的能力,看見了「諸神的黃昏」、「人類的末日」,從此憂愁、痛苦而無人分擔的寂寞焦慮日漸沉沉地壓上他的眉頭。作一個反抗時代潮流的勇士,需要堅強的毅力,來擔當至死方休的重荷,尼采依舊孤獨地與整個時代對立,在自己腳下的長影之間,為人類未來的命運焦慮。黑夜沉沉,全歐洲熟睡在昇平的好夢中,不肯睜開眼睛,尼采是個醒得太早的人,難怪在默默面對橫阻前路的深淵之前,他要沉痛地說:「我的時代尚未來臨,有的人要死後才出生。」這份孤寂的呼喊,幾乎是全人類所有的天才都無法避免的負軛!

在孤獨中,思維氣象萬千;在孤獨中,尼采的精神最不孤單。在哲學思索的字裡行間,處處流露出哲學家獨特的個性與深刻的生命體驗。如果說哲學與文學的考察是形而上哲學的內涵,哲學思索是它的骨,那哲學家本人的個性和生命體驗就是它的血和魂。

常人和天才的分別,在於常人是意志比智慧的活動強,天才則相反,個性方面,多是憂鬱的,天才所以伴隨憂鬱的原因,是因為智慧之燈愈明亮,愈能看透「生存意志」的原形。天才的本質就是原本應為意志服務的智慧,脫離自己的崗位而自立的反自然活動,因此,天才是給自己帶來不利的。

一切偉大的理論是如何得來的?那一定要他本人傾全部精力在某一點,由於全部精力的集中,其他一切的世界完全自眼中消失,這固然帶有天才的特質,但也不免經常朝向現實和日常的事物上,這些事物一旦放在上述焦點之下,便放大再放大,所以天賦豐富的,不時為了些許小事而發生令人不解的情緒衝動。

此外,我們也可看到,普通人覺得心平氣和的事件,竟令他們陷於悲哀、雀躍、憂慮、恐怖或憤怒中。總之,他們天生缺乏冷靜。所謂冷靜是當面對事物時,除事物本身之外,任何東西都不於在眼內之謂,因此,冷靜的人難望成天才。故天才都有以下的特質:情緒的過度緊張,激烈的衝動,以及在強烈的憂鬱性格下非常易變的脾氣等等。天才的內在苦悶是不朽之作的泉源,他們有時陷於夢幻似的沉鬱,有時又顯得激烈的興奮,和才智正常的人相形之下,後者是多麼理智、沉著、平靜,而且他們的行為是多麼確實和平衡!

天才的生活是孤獨的,因為天才原本就極少數,所以不易遇到知己,和常人相處也顯得格格不入。庸人是道德的生物,對於世界只是保持個人的關係,而天才在它之上還有純粹的智慧,這種智慧屬於全人類,也是他活動的基本地盤。

天才不適於和凡人共同思考,也就是說不適於和他人交談。天才不喜歡常人,凡人也不歡迎天才的優越性。物以類聚,天才也要選擇和自己同資格的人交談,但茫茫人海,那裡有天才? 所以,通常天才只有通過書本與古人神交。對於天才來說,上天最好的安排是免除其不專擅的工作,而給他自由創作的閒暇。但他們的一生其實並不會幸福,或者可說是坎坷落魄。

天才的行為或工作,大都和時代矛盾,甚至和時代相抗爭,因此為外界所不容。精明的人才則相反,他們是應時代之要求而來的,剛好具有滿足此要求的力量。因此,他們無論參與政治或科學實業工作,都能擭得報酬和讚賞。但他們所作的,到下一個時代就毫無用處了。

精明人才的作業能力確比常人高,但理解能力則未必比常人高明,所以,立即可以找出評價他們的人;而天才的作業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為常人所不及,也不是常人所能直接理解的。精明的人才像腕力強的射手,能射到常人所射不到的靶;天才則連射出去的方向,常人都看不到,只有等到他們的後代子孫才能發現。到那時候,凡人才信賴它和認識它。

總的來說,尼采是一個天才,一個孤獨的天才,一個真正的天才。他的才華百年難得一見,他的創造力和潛質有多少人能夠比得上?他徹頭徹尾的孤獨與冷酷又有誰能與之比擬呢?除此之外,實在是找不到再合適的字眼了。

但是,天才的代名詞就是孤獨。所謂物以類聚,這個世界上真正夠格稱得上是天才的人能有幾個?所以,這輩子已經註定了尼采是孤獨中的孤獨者。

他在追求什麼?權利?地位?他人的認同?不,其實很簡單,就只有兩個字—─永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