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與大臣論仁政

心緣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唐朝歷史學家吳兢在《貞觀政要》第十三篇《仁義》中記述了唐太宗與大臣對實行仁政的看法。

貞觀元年,唐太宗對大臣說:「我看自古帝王,凡是用仁義來治理國家的,政權就能長期鞏固;凡是一味依仗法律來控制駕馭百姓的,雖然在短時間內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離國家的衰亡也就不遠了。我們既然已經見到前人的經驗教訓,就足以作為借鑒了。現在我走仁義之道,以誠信之心來治理國家,希望能由此革除近代不好的風氣。」聽了唐太宗的話,身邊的大臣建議要弘揚仁德必須要任用賢才。唐太宗深以為然。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大臣們說:「我一直以為社會在長期動亂之後,風氣很難轉移;近來見到百姓已經漸漸懂的廉恥禮讓,官民都守法奉公,盜賊一天比一天少,因此可見百姓是沒有長久不變的習俗的,只是政治有治亂善惡之分罷了。所以治國的根本,必須貫徹仁義之道,樹立起政府的威信,依民心的向背,拋棄那些苛刻的政令,不搞心血來潮的事情,天下自然安寧無事。各位大臣一定要同心同德的施行仁義啊。」

貞觀四年,大臣房玄齡向唐太宗進言:「最近我查看了國家武庫中存放的武器裝備,比隋朝當年的儲存可多很多啊。」唐太宗說:「整頓武備防止外寇固然是國家不可忽視的要事,但是我更希望各位大臣盡忠竭慮,使百姓安樂,一心一意治理好國家,這便是我當皇帝的最好的『武備』了。隋煬帝不是因為兵甲不夠而招致滅亡的,而是因為他不修仁義,致使臣下一個個背棄了他的緣故。」

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對身邊的大臣說:「樹林茂密了,鳥兒就來棲息;水流深廣了,魚兒就來游泳了,仁義的德行積累的厚了,各方人物自然會來歸附。人們都知道避免災害,害怕災禍,就是不知道仁義可以消除各種災害。這仁義之道,就好比食物對於人體的益處,使人飽腹,才能保存人的生命。」隨行的大臣連連叩首:「皇上您深明此理,這是天下蒼生的幸運啊!」

評:仁義可以興國,不興仁義必將導致國亡,自古這是天理。而當今中共政權迫害良善,施行暴政、苛政,甚至允許進行活體器官移植的罪惡發生,其離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歷史將再一次證明:天理昭昭,疏而不漏。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以為中國諸多帝王中,聰明勇決,識量過人的,莫過於唐太宗李世民。只要知道這段歷史的人,稍事回想,他巨大的身影就會跨越千年的時空,巍巍桓桓的孑立眼前。他胸懷萬有,聚群豪殷殷打造出來的錦繡山河,繁華社會,更是這個世界中永不漫漶的清晰記憶。
  • 貞觀七年,太宗用長孫無忌為司空。無忌固辭說:「臣忝為外 戚(長孫皇后兄),恐天下人謂陛下為私。」太宗道:「朕為官擇人,惟才是用;苟或不才,雖親不取。如其有才,雖讎不棄。今日所舉,為公不為私。」無忌於世民任秦王時,就是他的心腹,事之安危,無不參與運籌,他兩可說形影相依,禍福與共。可能就因為如此,無忌更加戰戰兢兢,恐因厚賞致禍。也許就是無忌的小心謹慎,正所以為世民放心的不斷舉用。
  • 古語說:「得人心者得天下」,縱觀在中國歷史上曾經長治久安的賢明君主如唐太宗等人也都是深得人心的有德之士。相反,以武力兵征天下、以血腥的暴力維持其統治的殘忍暴君如秦始皇、隋煬帝等人則是極其短命的。孫子兵法中說:「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在《三國演義》中蜀國丞相諸葛亮以超人的智慧和忍耐力對南方的蠻夷孟獲七擒七縱,最終使對方口服心服,徹底清除了蜀國在南方的隱患。由此可見,古往今來的大智慧者都懂得以德服人。以暴力作惡者則雖能逞兇於一時,但是卻不能長久存在於世間。
  •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總結了「先漢之所以興隆」、「後漢之所以傾頹」的原因,那就是先漢君主「親賢臣、遠小人」;後漢君主「親小人、遠賢臣」。唐太宗時刻不忘歷史教訓,他親近賢臣,感人肺腑;疏遠小人,正氣凜然。
  • 唐太宗從大唐王朝的長治久安大計出發,主張君臣上下同心同德、開誠相見,才能治理好國家。唐太宗認為,隋煬帝猜忌群臣,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而自己以誠信待臣下,用人不疑,便贏得了臣下感恩圖報、竭盡忠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