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學家群像 系列》林慧玲 南海鑽探搏大浪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怡君╱專訪
1994年,當時年僅33歲的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教授林慧玲(見圖,),登上了德國與中國合作的南海鑽探研究船上,她是唯一受邀的台灣科學家,航行中途遇到颱風,船在8級風浪狂催下猛烈震盪,中國科學家們吐到全倒,亞洲人僅剩林慧玲還能工作,讓船上國際海洋學者對台灣學者刮目相看。

「8級風浪真的很恐怖,大浪不斷打到甲板上,船好像雲霄飛車。」

林慧玲回憶說:「當時我還能正常作業,但腦子已無法正常思考了!」1997年4月,台灣與澳洲、加拿大和南韓組成太平洋週遭海洋鑽探聯合會,共同發展「國際海洋鑽探計畫」,海上研究經驗豐富的林慧玲,便是第1位登上「聯合果敢號」國際研究船的台灣科學家。

97年夏季,林慧玲搭乘果敢號順著非洲沿海鑽探,全船特別拉拔到離鑽井區不遠的「經緯零度」,赤道菜鳥林慧玲在老鳥捉弄下,遵照「以布蒙眼、雙手反綁、內外衣反穿再丟進泥池」的傳統戲弄儀式,才取得畫有海神、標明日期和經緯零度位置的「超級罕見證書」。

身為家中老大的林慧玲,從小就被警官父親期許要好好讀書,當3個弟弟的楷模。沒有補習、念書從不熬夜,林慧玲剛上國一連26個英文字母都不太會寫,數學也只考60出頭,讓小學成績優異的她備感挫折。

幸好國二遇見親和力十足的理化老師,林慧玲強調:「她不是校內名師,卻是啟蒙我對科學興趣的重要老師。」

不擅長死背的林慧玲高中選讀比較有把握的甲組,考後算成績能進台大理學院,母親卻因女兒考太好、希望她念師大的期待落空,而難過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走路很像男生、平日作風阿沙力的林慧玲說,別系的教授得知她煮得一手好菜、領有插花C級檢定證書,都非常驚訝,「不過我比較像大廚,喜歡指揮做菜,卻討厭洗碗。」林慧玲認為台灣研究船的環境「比較沒有為女性設想」,例如僅房間有女廁、公廁都沒有垃圾桶,相較國外研究船的環境設計男女平等,台灣研究船對女性研究員的不方便仍待改進。

拚研究 把學校當家

升任教授前,林慧玲只要沒出海研究,幾乎天天到學校報到,連週末、除夕也不例外。非常喜歡跟學生相處的她把師生關係經營得像姊弟,不但一起吃飯、爬山,還義務當研究生結婚時的接送司機。

一九九七年台灣與澳洲、加拿大和南韓共組太平洋周遭海洋鑽探聯合會,正式成為國際海洋鑽探計畫(簡稱ODP)的會員,大大提高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林慧玲便扮演代表台灣登船研究的要角。

ODP已於前年十一月結束,目前正由日本主導號召各國共組下一階段的海洋鑽探計畫,但政府仍在猶豫是否繼續參加。

林慧玲強調,參加國際海洋計畫的會費比起援外經費實是九牛一毛,卻能達到提升研究水平、做好學術外交、培養後進人才的三重效果,盼政府能更重視支持。(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