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萬大水庫淤砂逾半 苦無救治妙方

【大紀元3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立南投二十七日電)南投縣仁愛鄉萬大水庫去年的淤積速度,是過去的四倍,使萬大水庫的蓄水量只剩不到一半,萬大發電廠想清除淤砂,卻受限於地理環境,苦無良策,目前正研究水土結構異重流發電或排砂隧道的可行性,希望能保住這個淤積最嚴重的大型水庫淤砂不再惡化。

萬大水庫建於一九五六年,當時的蓄水量是一億五千萬立方公尺,現在蓄水量只剩七千四百二十八萬立方公尺,淤砂量今年首次超過半數,蓄水量已有半數被砂石取代。

台電萬大電廠表示,九二一大地震以前,萬大水庫淤砂的速度平均是一年一百五十四萬立方公尺,地震後淤積速度倍增;二00四年淤砂五百萬立方公尺,二00五年有四個強烈颱風,淤砂量高達六百四十萬立方公尺,是過去平均值的四倍多,也由於這幾年的快速淤積,使萬大水庫的淤砂量,首次超過容積半數。

萬大水庫發電廠多年前就考慮清除淤砂,但因萬大水庫屬長形水庫,淤砂土質屬板頁岩,流進水庫的多屬泥質,可用性不高,要加工成輕質建材,成本太高也沒腹地,即使當棄土,也受限於水庫附近沒有這麼大的棄土場而行不通。

要把萬大淤砂外運,因為水庫到仁愛鄉霧社只有三公尺寬的小路,落差又有一百五十公尺,砂石車走不了;就算用流籠把砂吊上霧社,又因仁愛鄉聯外道路只有台十四線省道,平常交通量就大,也不容許再承受數百萬車次砂石車的運量。層層問題都無法克服,萬大水庫的清淤難度比其他水庫高太多了,幾乎不可能。

萬大電廠目前正研究利用水土結構物渾水排水異重流發電方式排砂,或利用排砂隧道把砂石排往下游,希望砂石回歸自然,保持進水庫的砂石和流出去的一樣多,以維持水庫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