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達人】彭元岐 傳遞涼井人文雅緻內韻

陳麗平
font print 人氣: 192
【字號】    
   標籤: tags:


  樂 觀、爽朗是大家對於彭元岐的第一印象,一套「漸層式國學系統」的著作,令他的名字陪著許多學生渡過苦悶的高中歲月,然而更多人因他的努力與堅持而走進了客家文化中。

  將 自己定位為新竹人、新埔人、客家人的他,在民國93年的時候,創辦了「涼井咖啡人文講堂」,他笑稱一切都是新埔鎮柿餅產銷班班長劉興武害的,他才會如趕鴨子上架般將自家庭園開放給外界參觀,雖然這令他的生活忙碌不堪,然而獲得的回應與感動,卻令他再怎麼累也要堅持下去。

  彭 家古厝門前的那口涼井,已有百年歷史,在自來水系統尚未普及的年代,是旱坑里唯一的水源,使得這裡向來是新埔鎮的重要地標之一,而鄰近的窯坑更是新埔地區少數仍在運作的碳窯,從小就在傳統與歷史淵源深厚環境中長大的彭元岐,非但沒有排斥感,反而對於文學、國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曾 經獲得全國揚琴比賽冠軍的他說,當時大學聯考失敗,重考時為了撫平心靈的創傷,不斷的練習揚琴,沒想到竟意外拿下冠軍,也平衡了當時巨大的失落感。提起這件事,彭元岐的臉上浮現的是滿滿的笑意,揚琴冠軍的得意早已蓋過了聯考的失意。


  平 時他也會教導學生學習國樂,現在每個禮拜都有固定的上課時間,可別以為國樂這種東西乏人問津,光是在小小的新埔鎮裡可就有三、四十人參加,許多父母都拉著小孩一同來學習,常常都是爆滿的情況;而他自己開辦的涼井咖啡人文講堂更是行程滿檔,週末時總是有藝文界知名人士到此演說,雖然地方很小,但是來的人可都大有來頭,包括寒夜三部曲的作家李喬、台大人類學教授曾振名、國寶級客家山歌大師徐木珍等,這些朋友應彭元岐之邀前來演說,有時甚至不收取任何演講費還自掏腰包贊助,令他十分感動。
 
談 起涼井咖啡人文講堂,彭元岐也有一套不同常人的經營方法,無論是咖啡、甜點、花草茶全都是由主人家自行調配包辦,他說客人來到這裡,是要感受環境與人文氣息,而不是要煩惱食物的事情。這裡的咖啡就是咖啡,沒有摩卡、藍山的分別,但是他保證這裡的咖啡絕對夠水準,而且兼具香、潤、甘的口感,入喉之後就像品茗一樣,會有回甘的感覺,不會讓客人失望。
 
不 過以人文為主、咖啡為輔的講堂,也曾經發生過令他沮喪的事,曾經有一對男女開著車子來到這裡,上了斜坡後又隨即繞下來,見到他時,居然對他說:「你們這裡就這樣嗎?」他當時回答:「你能『見到』的就是這樣!」接著男女便開著車走了。沒多久之後,另一對男女同樣開著車經過這裡,下了車之後,男客人與他談天說地了整個下午,女客人則安靜的陪伴在側,結帳時男客直呼:「這真是太便宜了!」女客則溫柔婉約的說:「最值得的是彭老師陪你聊了一個下午。」兩個天南地北的對照組,令彭元岐感觸良多,雖然有很多人抱著遊客的心態來一探究竟,但這裡濃濃的人文氣息還是得要有緣人才能領略。
 
彭 元岐對於客家諺語也十分有研究,他說這都要歸功於他有一個客家活字典,那就是八十幾歲的母親,他常常會仔細聽母親在說什麼,只要有未曾聽過的話,就會趕緊記下來,經年累月下來令他也成了客家諺語的達人。如果登上彭元岐的個人網站,除了介紹涼井之外,還會意外的發現有關彭元岐的身世之謎及由來,當問到他為何要將自己的成長過程、族譜公開在外時,原本爽朗的他卻開始不好意思了起來,反而是站在一旁的夫人替他回答說:「因為他喜歡脫光了給人看。」雖然是句玩笑話,卻將彭元岐坦蕩的個性表露無遺。
 
問 到忙碌的生活如何調適,彭元岐則是苦笑著說,現在最大的休閒娛樂就是回家拔草,因為事情太多了,家裡人手不足只能趁著空閒的時間趕快拔雜草,就像是他母親說的「草永遠除不完,但不能不除」,想來對於文化推廣,彭元岐也將抱著這樣的心態,堅持到底吧!攝影撰稿:撰文/陳麗平 攝影/謝禮仲

——本文轉載自《OTOP地方特色網》 http://www.otop.org.tw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