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巫石吉:孤獨的哲學思維

【大紀元3月2日訊】愛因斯坦說:「在閱讀過程中,他找到了閱讀的方法,在所閱讀的書籍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

讓自己聯想起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曾經說過:「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我想這句話說在愛因斯坦身上是最好的體現。

在物質不斷提升的奢華年代裡,堅持超越牛頓科學理念的愛因斯坦內心是孤獨的,因為尼采說:「我們必須不斷從痛苦中分娩出我們的思想,慈母般地給它們以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們的血液、心靈、火燄、快樂、激情、痛苦、良心、命運和不幸。」

至少愛因斯坦還是幸運的,他在步入中年就開始嚐到成功的滋味,不像尼采,到了晚年雖然作品獲得其他國家讀者的共鳴,可是病痛交迫與精神上的疾病讓他疲於面對身心的煎熬,突然對於忍受孤獨有了新的體悟。

還記得天地一沙鷗的那隻海鳥嗎?為了飛得更高、更遠、更快,牠遠離同伴,孤獨的作一個不斷提升自己目標的人,超越自己,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便成了牠努力奮鬥的極佳未來。

這隻天地一沙鷗彷彿是一隻富有形而上哲學思維氣味的海鳥,我們知道,哲學家的命運已經包含在他的性格和使命之中,他的真誠,他的勇氣,他的勇於突破瓶頸,他的創造創新思維,注定了他的孤獨一生。

多麼想乘著想像的翅膀,翱翔在天地之間,在群山之巔峰,領略「一覽眾山小」的豪情豪氣,那是孤獨的痛快沉著,尤其在縹緲凌空的靈秀之氣中,去領悟空靈的自然之美,或者,體驗蘇東坡詩裡:「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能「只緣身在最高層。」那也是一種非常快意的心境。

可以乘著清冷的頂峰,踏實的在山之巔往下方鳥瞰,可以一覽無遺的看盡萬物風華的景秀。慶幸自己可以憑藉牛頓說的:「假如我比別人看得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不要怕孤獨,讓自己獨立思想的最好方式就是放空自己,到優靜的地方去思索生命哲學的意義,那會讓你更加清明清晰地了悟陶淵明「心遠地自偏」的詩境中。孤獨,也是真正的思想家避免無謂犧牲,保存自己的避難所。

孤獨又是一個充滿危險的避難所。長久的孤獨會使人精神沮喪,意志瓦解,會使人病弱,懊惱,屈服。只有像貝多芬、歌德、梵谷那樣最堅強堅忍的天性,才能堅持住理想,不畏世人的異樣眼光,勇往直前毫不畏懼;可是「即使在他們身上也顯露了令人精疲力盡的鬥爭和掙扎的痕跡,他們呼吸沉重,他們的聲音動輒過於粗暴。」

而在人生的諸多困惑中不斷尋求到了生命的覺悟,進而不斷使自己走向超脫的旅程,以致最終既安頓了自己的肉身,同時也獲得了生命應有的尊嚴。安心頓歇似乎更能與孟子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想起張棟樑的一首成名曲【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非常耐人尋味的一首歌曲,打動現代人的孤獨心靈,不!應該說是寂寞空虛吧!孤獨是一顆值得理解的心靈尋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劇性的。

但寂寞不然,寂寞是尋求普通的人間溫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像酸鹼值近於七的中性成分,理性又富有幾分天馬行空,饒富哲學意涵卻感性,沉澱在心靈的詩的美學當中。

張棟樑的這首歌相信讓很多人聯想到自己最親近的人,有的人可能想到好朋友,但你是否想過哲學家會想起誰?哲學思想家們想到的可能是形而上思維的昇華吧!

對於心的境界,我所能夠給予的最高讚語就是:「豐富的孤獨。」怎說呢?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偉人,他們的心靈世界無不具有這個特徵,其核心始終是孤獨的心靈,卻又能夠包容豐富的情感體驗和思想。

我相信,每一個精神上的偉人在本質上都是直接感應宇宙的人。莊子在最後描寫自己的時候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生死、無始終者為友。」這就是人的精神如果與宇宙生命力量相通的話,就會產生天人合一的感應。

孤獨又與沉默相通,我常以西方哲人所說:「沉默,為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其力量之大,足以左右善惡。」尼采談到:「人們知道我對於哲學家的要求,就是站在善惡的彼岸-超越道德判斷幻相。」面對孤寂的靜思,使他對宇宙的永恆本質充滿精神渴望,在這種渴望的支配下,他本能地為一切精神事物所吸引,使他的心靈變得越來越寬廣,越來越有深意,越來越有豐富的永恆生命思維,足以超越善惡。

從人生的角度來看,閱讀思考也是一種孤獨的思維昇華,其成本最低、收益卻最大的事情,沒有什麼可以與之相比。

問題是,誰會追尋朱熹這位大思想家在其《北窗囈語》中感慨之言:「少年讀經,其功專也;中年讀史,其識廣也;晚年讀釋典,其神靜也。至若最無聊時讀莊列諸子,不得已時讀屈宋騷經,風雨時讀李杜歌行,愁苦時,讀宋元詞曲,醉中讀齊諧志怪,病中讀內景黃庭。」

似乎現在多數的讀書人少了領會孤獨的閱讀樂趣,讓心境無法真正透過閱讀思考讓想像力馳騁穿透時空的浩瀚宇宙中。

不免對於讀書人的風骨抱持懷疑的態度,而這也是新時代下不可避免的心靈思想退化吧!

弘一大師的最後偈語:「悲欣交集」,或許可以詮釋心中的孤獨體悟吧!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