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網絡語言流行 家長與孩子溝通難

【大紀元3月16日訊】當有人用你聽的懂的語言對你說你聽不懂的話,會被說懵;如果對你說話的是你的孩子,那會被說急。中國青年報就報道了這樣一件事,一位母親被她兒子說的網絡語言給急懵了,暴力扯掉了兒子的網線。這位母親怎麼也想不到,‘喜歡’被說成‘稀飯’; ‘這樣子’ 可以說成‘ 醬紫’。更聯想不到LT是老土,DC是獨裁等。

這樣的語言在網絡上可以找到很多,有的是由方言改編,讀出來象發音不清。如‘母代’,沒有(南京發音);‘唔系’,不是(廣東發音);‘灰常灰常’,非常非常等。

有的來自外語,如high,指“興奮”;BTW,順便提一下(英文By The Way)。還有的,是以漢語拼音簡寫來指代,如BT,變態;MP,沒品;PF,佩服;rpwt,人品問題,等等。數字和符號也很流行,如4242:是啊是啊;848:不是吧;7456:氣死我嘍;8147:不要生氣!一串“555…(嗚嗚嗚,表 難過之意)”。T-T:哭;|-P:捧腹大笑。還有一些是混合式的,如“3H學 生”,三好學生;3q,謝謝你(英文Thank you);me2,我也是(英文me too);+U,加油,等等。

初中生尤為追崇這些用詞,對家長和老師的不懂表示無可奈何。一位中學生抱怨道:說“菜鳥”,家長教訓我不能罵人;說“我暈”,他們就會摸我的頭;我說爸爸真‘大蝦’,是夸他厲害,可他會趕緊把腰板直起來,以為我在批評他駝背。還有一位說:家長、老師覺得我們不務正 業,批評我們不使用“規范的漢語”,真是鬱悶ing(英語時態,表正在進行中)。

有位初中語文老師對新語言持寬容態度,她常在學生的作文裡看到“新語言”,她說:一開始也不懂,但問過幾次就知道一些了。這些詞用得恰當時,還真挺幽默,讓他們 寫的文章讀起來很有生氣。雖然對學習沒什麼根本上的幫助,可這些語言對緩解孩子的壓力有好處,開開玩笑也無傷大雅。@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