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每個孩子都是人才〈第七章5〉:樂觀處方

.活在當下:每一個人都該替孩子造一座樂觀天堂,一部分的原因是悲觀正在流行,天災人禍使人變得更悲觀,從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幾乎天災不斷,年年都有大災難在世界各地發生,九一一是大難,南亞海嘯也是,亥不由自由往壞的想,電視則是幫凶,一大堆唯恐天下不亂的算命節目,多數是騙子,用預言製造恐慌來歛財,每個人都活在恐嚇當中,彷彿災難真的的快到了。

有人問我,如果大地震時我正在演講,會怎麼逃難?

我回答他:「由它去吧。」

「不!因為逃不掉。」

逃不掉就聽天由命,人生總有無常與有常,我只管有常,不理無常;生與死我全管不了,就難得管了,活在當下最實在,這正是我的樂觀之道。

.惜福:珍惜所有一直是我的座右銘,與世界各地的人比起來,我算是富有之人,可能比五十五億人有錢,比五十九億人開心,排名前百分之一有智慧……夠了,真的夠了,沒有往壞想的權利。

我也把這種觀點告訴孩子,我們全當幸福人,該惜福,我向來不愛與前方的人比,與後方的人比更實在,它讓我看見幸福。既然幸福便很開心了。

.演自己:我向來不會演別人,演人或者演超人都很容易陷入完美主義的魔掌之中,老想獨步武林,那就慘了。演自己便簡單了。

貝納爾.克拉韋爾寫74本書之後才出名;夏爾.朱利埃寫32年的作品,還是默默無聞,在出版《覺醒之年》一書才家喻戶曉;徐霞客用一輩子走出一個地理學家的名號;化學之父道爾頓,學徒出生的自學化學大師;藥劑生舍勒,33歲成了瑞典皇家院士。

他們用很長的時間把自己演活,從中得到歡樂。

.教孩子學多一種辦法:人之所以陷入沮喪,多半是找不出破繭而出的辦法,如果方法再多一樣,便有機會跨越障礙,成為樂觀者;或者常常這麼問孩子:「你覺得怎麼辦較好?」

「有沒有更好方式?」

「如果是我,可能會這麼做?」

我一直很喜歡〈心理免疫力〉一詞,與其遇上問題才想到解決的方式,不如平常便預約一些有效的妙方,一來提早化解沮喪,或者悲傷降臨時,懂得如何超越,不至於老再做最壞的打算了。

美國作家亨利.門肯《與社論書》一書中提到:「人活著總是有趣的,即使煩惱也很有趣。」這便是我們該教孩子的人生觀,「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明朝的洪應明這麼說。

.正面解釋:婦人有兩個兒子,老大賣雨傘維生,老二賣冰棍,出太陽時,婦人煩著老大生意不好怎麼辦?下雨天,婦人煩著老二的冰棍賣不出去怎麼辦?成天愁眉苦臉,沒有一天好日子。

我兒子聽完之後,噗嗞一聲笑出來:「她很怪,為什麼不這樣想呢?雨天想到賣雨傘可以多賣幾把,晴天的時候想賣冰的生意興隆。」

是啊,這樣想就對了。

我摸摸兒子的頭說:「你真樂觀。」

.從幽默做起:我有一個學長,有一天騎摩托車載太太去郊遊,一處斜坡太抖了,他請太太下來幫忙推車,兩個人氣喘呼呼把車推上,他加足油門便騎走了;太太在後頭叫嚷,老爺車太吵聽不見,大約騎了一公里才發覺有異,趕緊掉回頭,太太氣得不說話,他趕忙道歉。「我一騎就知道怪怪的,老爺車性能怎麼變好了,身輕如燕,移動快速,猛回頭才發現忘了載你。」告解有效,幽默的獨白讓太太都笑了,解除一場紛爭。

聽說他們兒子也滿幽默的,有一次兒子問他:「罰站的人是不是都不乖?」

他的爸爸點點頭,兒子繼續:「罰站愈久的人,是不是愈不乖?」

爸爸又點頭,兒子再說:「罰站非常久的人,一定非常不乖?」

爸爸的頭個不停。

兒子說:「那我明白了。」

「明白什麼?」

「老師老是站最久,他最不乖。」

兩人大笑出聲。

廿一世紀新興年代,真的需要樂觀,我們很難相信,一個人離開學校之後會也無風來也無雨,多數的情況是風雨不斷,失業、錢少、夢多、老闆不賞識,挫折迭來,靠什麼?成績、分數、學歷全不管用,這時候靠的是壓力的處理能力,一種叫做正面思想的樂觀,讓孩子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個方向都有陽光灑落,自在如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