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團派」下的中國

【大紀元12月21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聞劍採訪報導﹚中國共產黨今年以來地方四級黨委換届中,全國31個省市區中至少18個省市區的第一把手或第二把手職位將由出自共青團的官員陸續擔任。在「團派」官員主控下的中國能否推行政改,推行民主?

從胡錦濤主政中國迄今,以他爲首的中國所謂「團派」人員出掌中國地方,乃至中央大權的形勢已經明朗。那麽,中國官場中的什麽人才能被貼上「團派」的標簽?美國漢密爾頓學院研究中國領導人的學者李成教授這樣定義—

李成:「我的定義就是80年代,82年到85年之間,在中央或者省部一級的團的書記和副書記,包括當時團中央的委員。因爲這是胡錦濤主管團中央的時期,所以這是他們的淵源。現在有人把90年代的人也列爲「團派」,從總體來講可以這樣說。但是就和胡錦濤的淵源來講,我是把這個時期作爲定義的。」

從1982年9月成爲共青團甘肅省委書記開始,到1985年從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職位上離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共青團內擔任領導工作三年的時間。胡錦濤擔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期間的22位團中央委員,迄今有21位成爲副省級以上官員。團派中兩顆耀眼的明星人物當屬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强和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

中國在團派官員的領導下,能否推動民主,推動政改?李成教授早在一年多前就指出:總的趨勢是往更開放的方向發展,團派領導推行的民主是「中國特色的民主」—

李成:「首先我要講,他們的民主並不是所謂西方的民主。但是也包含了一些政治上的平衡或者互相的制裁,也包括繼續强調法律建設。但是一黨的領導暫時是不會變的。如果說會不會真的走向民主?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必須要有過程。

但是他們所謂的民主改革或者政治改革還是會進行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本身是中國政治社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他們不改,社會和民衆也會希望他們改。這種呼聲以後會越來越大。舉個例子,最近的維權律師的活動儘管會被封殺、有的人會被抓起來,但還是有很多律師還會繼續進行,並沒有改變,而且中國的中產階級也正在增長。」

然而,旅居丹麥的中國異議人士,《特權論》一書的作者陳泱潮先生表示,團派領導即使推動政改,推動民主也是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越來越多的問題和矛盾驅使下被動進行—

陳泱潮:「你看現在反對軍隊國家化;强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甚至於最近抛出的調查報告就是政府幹部絕大多數是反對或對政治改革沒有熱情的等等。所以是不可能指望他們很快走向民主化改革,可能拖幾年他們會搞個黨內民主、差額選舉等等。這樣非常緩慢地往前走。但是走的幅度是很有限的。絕對不能寄與大的希望。」

有人稱,中國的團派官員是「三門幹部」,因爲他們大都出了家門,進入校門,出了校門又走進機關的大門。中共明年召開十七大黨代表大會,已成爲中國政治主流的團派官員,在2012年的十八大黨代表大會上可能全面接班,成爲繼胡溫之後的中共第五代領導人。大衆是否認爲這些團派幹部能够將來成爲「四門幹部」,將中國引領進入「民主之門」呢?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