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印度支持讉責伊朗 德黑蘭向新德里報復

【大紀元9月30日訊】(亞洲時報Siddharth Srivastava 新德里撰文) 9月2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在維也納就歐盟提交的關於伊朗核問題的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表決,印度在會上投了贊成票。伊朗對此做出的反應比預計的快得多,印度的能源安全危如累卵。伊朗認為印度此舉是背叛行為,對此做出了憤怒的反應,已經採取行動進行報復。

印度媒體有幾則報道說,憤怒的伊朗已經採取行動破壞印度的能源計劃,包括取消仍處於商討階段、耗資70億美元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氣管道建設方案。在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譴責伊朗的決議之後,巴基斯坦發表聲明說它準備在沒有印度參與的情況下繼續進行管道建設計劃。

然而,遭受最直接衝擊的是那些已經達成的協定。保守派報紙《印度報》(Hindu)9月28日的頭版報道,德黑蘭已通知印度,它將取消原計劃2009年開始執行、為期25年、每年向印度出口50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協議。該消息也得到《亞洲時報在線》(Asia Times Online)的證實。

今年6月,印度在激烈競爭中擊敗中國,與伊朗簽署了價值220億美元的能源合作協議。據報道,在印度上週六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會議上投票反對德黑蘭之後,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拉裡賈尼(Ali Larijani)立即將伊朗方面的決定傳達給新德里。而就在9月2日,拉裡賈尼還在德黑蘭表示,「向印度出口液化天然氣的問題已經最後敲定。」

由於伊朗方面取消能源合作計劃,印度失去了每年獲得額外25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機會。要知道,印度國內的天然氣日產量大約只有9000萬標準立方米,但它的日需求量多達1.2億立方米,而且在未來幾年還可能繼續增加。預計,到2020年,印度天然氣的日需求量將高達4億立方米,如此大的需求量國內生產根本滿足不了。

印度可能不是唯一感覺到伊朗震怒的國家。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米德•亞瑟夫(Hamid Reza Asefi)說,德黑蘭將重新考慮與那些投票反對伊朗的國家的經濟關係。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35個成員中,包括新德里和東京在內的22個成員國支持譴責伊朗的決議;而中國則棄權。

伊朗已經成為日本的第三大石油供應商,而且東京正在伊朗西南部阿紮德幹(Azadegan)油田進行耗資20億美元的開發項目。據說,阿紮德幹是世界最大的未開採油田。

中國可能受益匪淺。它在伊朗已經有大量投資,而且可能擴大投資規模。2004年3月,中國國有石油貿易公司-珠海振榮(Zhuhai Zhenrong)公司與伊朗簽訂了為期25年、每年進口1.1億噸液化天然氣的協議。

在此之後,也即2004年10月,中國另一家國有石油公司-中國石化(Sinopec)與伊朗簽訂了一份更大的合作協議。根據這份價值1000億美元的協定,中國每年可從伊朗的亞達瓦蘭(Yadavaran)油田進口2.5億噸的液化天然氣,為期25年。除了液化天然氣,亞達瓦蘭協議也規定在同一時期每天向中國輸出15萬桶原油。

該巨額協議也使中國可以在伊朗的能源開發、鑽探、生產以及石化和天然氣基礎設施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未來25年,中國在伊朗能源領域的總投資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2004年末,中國成為伊朗的主要石油出口市場。

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投票之後,德黑蘭向印度明確表示,它對印度支持可能會導致伊朗核問題被提交給安理會的決議感到「震驚和失望」。伊朗說,如果印度投票反對該決議,它會感到「高興」;如果新德里棄權,它仍會感到「滿意」;但印度支持反伊朗的決議不能不讓德黑蘭感到「憤怒」。

伊朗駐印度大使雅戈侯布(Siavash Zargar Yaghoub)在新德里會見印度外交秘書希亞姆•薩蘭(Shyam Saran)時表示,德黑蘭對印度的立場感到「非常憤怒」。他說,「作為『不結盟運動』創始國之一的印度竟然投票反對該組織的另一個成員國-伊朗,不可思議。」

在受到各種指責,包括反對黨和執政黨國大黨的左翼聯盟的批評後,新德里政府一直在努力為自己辯解,並稱其在多方面照顧德黑蘭的利益。薩蘭一直在捍衛印度的立場,並稱新德里成功地說服了歐盟三國(法德英)不要把伊朗問題立即提交安理會,從而為各方談判留一些餘地。

薩蘭說:「我們總不能讓歐盟三國接受了我們的條件,然後又對決議投棄權票吧!對我們來說,採取這樣的立場是不正確的」。薩蘭還表示,伊朗8月份重啟的濃縮鈾活動並未違反《核不擴散條約》,「我一直堅持這一點」。印度過去一直擔心伊朗的核計劃背後有巴基斯坦和中國的秘密支持,這一點也是印度在投票時倒向美國一邊的關鍵因素。

這場關於伊朗核問題的爭議還沒有結束。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必須在 11月份再次就此問題進行表決,以便決定是否將它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目前並不清楚已經投票贊成將伊朗問題提交安理會的印度(這一點確實使西方國家感到困惑)與其他一些國家會不會改變立場。新德里將同時受到來自伊朗和美國的壓力,要同時討好兩邊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事實上,對印度在上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上的投票傾向,專家們的看法涇渭分明。那些支持印度如此做的專家提出的理由是,這樣可以加深與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目前伊朗是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主要威脅。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和「有判斷力的」國家,印度既準備幫助解決核擴散問題,同時也儘量減少國際原子能機構決議對它的老朋友伊朗的影響。

印度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上的投票傾向表明,新德里最重視的是印美關係;而華盛頓也有意與新德里建立新型戰略夥伴關係,以抗衡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名譽總裁麥克•克裡朋(Michael Krepon)接受採訪時說:「如果印度不投票支援這份國際原子能機構決議,印美之間的民用核合作協定就很可能被美國國會否決。布什政府在捍衛該交易時稱,這是為了與印度建立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如果在這種夥伴關係的第一場考驗中,印度就已經站在北京和莫斯科而不是華盛頓一邊,布什政府與印度加深關係的理由將不攻自破。」

另一方面,其他專家則基於印度與伊朗的歷史和商業聯繫,譴責新德里屈服於華盛頓的壓力。德黑蘭曾與新德里聯手對付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印度和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朗一樣不喜歡這些遜尼派強硬路線者。這樣的合作結束了兩國在冷戰期間的長期不信任關係。

印度嚴重依賴伊朗的能源供應,並與伊朗就修建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氣管道達成了合作備忘錄。印度2003-04年度從伊朗進口了總值16.7億美元的原油,兩國該年度的雙邊貿易總額達28億美元,比上一財政年度增長了24%。這種依賴只會有增無減。印度近70%的能源消耗需要進口,估計到2020年該國 85%的能源需求都將依靠進口滿足。

觀察家還指出,印度國內政治可能最終使其外交政策的天平向有利於伊朗的一方傾斜。一方面是定於下月舉行的印度北部邦比哈爾邦邦的選舉,該地的穆斯林在決定誰組建政府的問題上決有決定性的發言權。因此新德里可能逆轉這種反對穆斯林國家(如伊朗)的立場。印度有近1.5億穆斯林,其中2500萬是什葉派。

同樣的道理,印度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喀拉拉邦(Kerala)甚至北方邦(Uttar Pradesh)不久也將迎來地方政府選舉。這些地區的穆斯林人口同樣將在選舉中扮演關鍵的角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