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中日韓若經濟整合 台灣產業面臨挑戰

【大紀元7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二十六日電)東南亞國協與中國、日本、韓國的經濟整合積極發展,經濟部最新完成評估報告顯示,中日韓若完成經濟整合,在互補效應下,三國電子、半導體、個人電腦等產業製造能力在全球供應鏈地位將提高,議價及標準規格制定主導能力也將提升,台灣恐面臨更高市場進入成本。

經濟部最新完成「中日韓經濟更緊密結合及日、韓企業前進中國投資策略轉變對台灣之啟示」研究指出,中、日、韓三邊經貿發展近10年成長快速,去年三邊相互貿易總額達2579億美元,中國已成為日本、南韓最大貿易夥伴;中、日、韓 3國GNP總和超過7.6兆美元,占全球比重20.87%,未來經濟整合實力不容忽視。

經濟部表示,中日韓 3國GDP購買實力約占全球5分 之1,若透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進行經濟整合,在互補效應下,3國GDP均將增加,電子、造船、鋼鐵、半導體、個人電腦等產業製造能力在全球供應鏈地位也將大幅提高,對議價能力、標準規格制定的主導能力也會提高,將使台灣等非會員國面臨更高的市場進入成本。

經濟部評估,由於台灣在生產或貿易結構方面,嵌入區域內供應鏈程度甚深,在未能加入中日韓 FTA的情 況下,貿易轉向效果將不利於台灣廠商開拓國際市場,中日韓 FTA對於台商對外投資行為是否會發生影響?仍 待進一步觀察。

另外,中日韓3國財長今年5月決議依「清邁協定」,擴大貨幣交換協定規模達 700億美元以上,經濟部表示,中日韓為全球最大外匯存底國家,3 國共同捍衛匯率的決心應可有效防止東亞貨幣免遭投機客狙擊,對於人民幣、東亞區域貨幣匯率的穩定應可發揮一定程度捍衛作用;台灣也應積極參與類似性質的貨幣交換合作,在國際合作架構下,維持新台幣匯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