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中國乳業陷困境 外資被迫退出市場

【大紀元6月22日訊】在蒙牛對外公布管理層及投資者共抛售3.16億股票後,中國乳品行業將面臨生存危機。乳品行業內人士認爲,大量套現背後,不僅引發激烈的價格戰,更使整個行業的經營成本在不斷攀升,致使小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大企業也同樣承受著殘酷的生存壓力。

毛利潤下降考驗業者實力

據南方日報報導,儘管蒙牛2004年的淨利潤爲3.19億元,但是經營成本明顯上升,致使蒙牛管理層開始大量抛售股票,加上三大金融機構投資者共抛售3.16億股票,占總股本的23.06%。

對於大量抛售的現象,據分析人士認爲,一下子抛售那麽多股票,顯然是不看好乳業發展前景。

央視副總裁孫先紅日前表示,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營銷成本增加,今年蒙牛的實際投放額在1.7億元左右,廣告投放比例相應减少。導致乳品企業會將一部分廣告費用直接用到終端環節,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乳品行業毛利率從去年上半年開始下降,據2004年上半年年報顯示,蒙牛旗下三大産品(包括液態奶、冰淇淋及乳製品)的營業額分別上升97%、84%及升5.66倍,但整體價格下跌1.6%,導致毛利率下降1.3個百分點;而伊利公布的半年報中,液態奶的毛利率比上期報告下降了3.34個百分點。

三元自2003年9月上市以來,就不斷地發布業績預警提示性公告。其近幾年的一些投資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為降低生産成本,三元將把北京的乳品廠賣掉,應對激烈的競爭。

據報導,新希望下面11家奶企當年完成産銷不超過25億元,較劉永好預期相去甚遠。2004年,新希望無論在行業整合上還是在市場促銷上,更加低調。遍查公開信息,新希望已不再宣講關於推進乳業打造“第一”的計劃。

外資企業紛紛退出中國市場

在中國幾大乳業巨頭血拼的同時,一些外資乳品如荷蘭的菲仕蘭、帕瑪拉特、美國卡夫、英國聯合利華等外資企業紛紛退出中國市場。

菲仕蘭科貝克公司北方市場總監表示,撤資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國乳品市場競爭很激烈,在天津市場就有幾十個乳製品品牌在售價很低的液體奶領域展開激戰,這對於外資來講,搞價格戰後利潤明顯下降,根本沒有再經營下去的必要了。

專家認爲,造成在華國際乳業巨頭撤退的因素,除了價格大戰外,還有國際乳業跨國公司産品多走高價位路線,與中國百姓的實際收入水平相差甚遠,以及公司在國內缺失奶源優勢及對奶源的控制權等原因。

乳品行業面臨生存危機

據專家分析,除了一些外資黯然退出中國市場外,一些中小企業的生存也舉步維艱。廣州奶業協會副理事長王丁棉表示,原材料上漲使企業面臨生存危機,而漲價是企業唯一的出路,如果不漲價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瀋陽輝山和廣東粵東的一些地方企業也因爲競爭的原因,生産規模也在不斷縮小。

業內人士認爲,競爭將使一些中小企業被迫出局。乳品行業增長速度過快,但總的價值並沒有增長,毛利率下降,費用上升,價格戰激烈,一些中小企業生存艱難,中國乳業發展將面臨新的十字路口。@(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