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網絡零售商跟蹤調查顧客習慣惹爭議

【大紀元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倪紫金編譯)美聯社西雅圖3月25日報導,Amazon.com公司與其它網上零售商競爭對手相比有一個潛在的巨大優勢:你對你自己可能都還不清楚的事情它都能知道。

很多公司都有著跟蹤記錄顧客習慣的複雜系統,但批評家和擁護者們都一致認為Amazon是這一領域的先驅,它很早就開始了這方面的信息收集,并且它在使用這些資料方面更為積極。它最近甚至獲得一項技術專利,該技術可以跟蹤記錄接受顧客所買禮品的那些人的信息。

Amazon認為以這種方式收集信息是能讓顧客高興並留住他們的一個最好辦法,分析家認為這種可以幫著構建商家和顧客關係的技術對擊敗網上其它競爭對手可能是至關重要的。但一些隱私權的倡導者認為Amazon 已經危險地快要成為拿著你信用卡號碼的“老大哥(Big Brother)”了。(《Big Brother》是英國時尚電視節目,節目中有10個志願者24小時共同生活在一所房子中,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處於攝影鏡頭之下。)

2000年后Amazon就改變了隱私政策允許其收購的公司和合作伙伴分享顧客的個人資料,從那時起電子隱私信息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的克里斯-胡佛納戈(Chris Hoofnagle)就成了反對Amazon的一個“復仇之神”,他說:“Amazon在不停地尋找新的方法來搜集個人資料。”

多年來,對於顧客買了什麼,打算買什麼,瀏覽過但從未買的,曾經向別人推荐過的,甚至於希望別人為他們買的等等這些情況Amazon搜集了詳盡的資料信息。它構建了越來越複雜的系統去向顧客推荐產品,把你的搜索導向它認為你最有可能想要的產品上,甚至於為不讓我們健忘,它能推荐出5年前我們就買過的書。

例如,一個顧客如果買了一部電影《Lost In Translation(迷失東京)》,Amazon就可能根據其他顧客也買過的類似電影向他推荐《21 Grams(21克)》或者《Kill Bill – Vol. 1(殺死比爾1)》。那些搜尋過好幾次勞瑞-金(Laurie King)寫的神秘小說的顧客在下次瀏覽Amazon主頁的時候就很可能看到一本她寫的書。

最近,這個位於西雅圖的網絡零售商又新建了一個叫A9的網路搜索引擎,它能夠記住你曾經在上面尋找過的任何東西,這個網站保留與它的零售業部門分享這些資料的權力。

美國技術研究公司(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的分析師馬克-馬哈尼(Mark Mahaney)懷疑A9是否配得上花在其上面的巨大投資。尼爾森網絡評級公司(Nielsen/Net Ratings)的數據顯示,2月份在搜索引擎的排名中A9排在第41位,它僅吸引了原本是Google或Yahoo的一小部分訪客。

對於某些隱私權專家來說Amazon已經做得出了格了。最近,Amazon就為一項專利技術跟隱私權的維護者們爭了起來,這項專利的目的在於跟蹤記錄顧客的送禮習慣,包括接受禮品的人的年齡和愛好。

凱倫-科洛(Karen Coyle)是計算機專業人員社會責任組織(Computer Professional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成員,她擔心這項技術會被用來收集孩子們的信息,那樣的話可能就違犯了限制搜集13歲以下兒童資訊的聯邦法規。Amazon發言人克雷格-博曼(Craig Berman)說該公司還沒有使用這項技術,並且他堅持認為這麼做不會觸犯聯邦條款的規定。

Amazon也在資助一個叫43 Things的網站,這個網站在試圖把有共同目標的人聯繫在一起,例如那些需要償清債務的人。Amazon對43 Things的支持潛在地給了它一個打開社交網絡的窗口,在這個網站人們可以羅列他們的目標並從而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但是現在還不清楚43 Things最終如何與Amazon的大目標關聯起來,博曼說現在推測這些事情仍然過早。

其實,甚至於某些Amazon最大的反對者們都說對顧客的跟蹤能使得網上購物更加方便。但儘管有這些好處,隱私保護團體Junkbusters的詹森-凱特立特(Jason Catlett)還是認為當技術變得越來越先進的時候,政府做些相關的限制性規定仍然是必需的。他說:「人們有必要去獲取受法律保障的權力去查看那些為他們建的個人資料檔案,並且他們應該能夠如願地作刪改。」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