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月:衣食住行話北極(三)

寒江月 撰文、攝影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住 冰天雪地話民居

  沒有去北極之前,完全沒法想像,因紐特人如何在攝氏零下40-50度的地方生活。苔原上沒有樹,用什麼來蓋房子呢?後來看到一些雪屋的照片,以為因紐特人一年四季住的就是它了,其實那不過是冬天外出打獵時臨時住的。這次在龐德口村,看到兩處「地屋」的遺跡,村裡還保留了一座不算太古老的「地屋」,這才知道,在進入現代之前,因紐特人是如何解決居住問題的。

  從前,一年裡約有半年左右的時間,因紐特人帶著帳篷,在荒原上「逐獵物而居」。夏天的苔原裡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湖泊溪流,苔原的土層約4,5英尺之下就是永久凍土層,融化的冰水無法從地表滲到地下,因此,不必擔心找不到飲用水--還是高質量的飲用水呢。帳篷是用漂浮木做支架,縫上海豹皮製成。現在,村裡人夏天還是喜歡住在室外的帳篷裡,當然,現在的帳篷是帆布或者尼龍布的啦。

  冬天,龐德口村一帶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沒有日照。秋末,因紐特人帶著獵物,回到冬季營地過冬。冬季營地通常由若干座半地下的「地屋」組成,選擇避風近海的地點,在地上挖一個圓形的坑,坑中有一個環形平台,上面鋪上馬鹿皮或海豹皮,就成了睡覺的床。平台下有一個像井一樣的小坑,小坑通向門口,把冷空氣導向門外。土坑外壘上一米左右高的石牆,牆上支上鯨魚肋骨做梁,然後在上面鋪上防水的海豹皮和馬鹿皮,一座地屋就建成了。寒冷黑暗的冬天裡,因紐特人在地屋裡燃上海豹油燈,它兼有照明,保暖,作飯的功能。我在龐德口村附近見到兩座冬季營地的遺址,半傾頹的環形石牆還在,鯨魚骨和海豹皮已經蕩然無存了,有一座石牆裡還有一塊巨大的獸骨,同行的導遊戴維告訴我那是鯨魚骨。

  後來,我問彼德有關地屋的情況,他告訴我說,冬天裡,整個地屋被厚厚的雪蓋住,點著海豹油燈的地屋裡,溫度可以達到攝氏零度以上,屋內通常不會結冰。對我這「南方人」來說,零度上下的溫度已經到了快要「凍掉鼻子」的地步了,當然,跟屋外攝氏零下40度的溫度比較起來,那可就好太多了。

  他還告訴我,建造雪屋並不是隨便什麼雪都行。北極氣候乾燥,下的雪基本上都是粉狀的,新雪不成團,無法做成「雪磚」,太「老」的雪也不行,太硬,刀無法切割,必須選擇不太軟也不太硬的雪層,用刀切割成長方形的「磚」,人站在裡面,一層層把雪磚碼上去,接縫處用雪抹平。點上海豹油燈之後,從外面看,半圓形的雪屋變得半透明,像個大燈籠,裡面也能達到攝氏零度上下呢。

  龐德口村的第一幢房子是加拿大皇家騎警的辦公處,建於20世紀20年代,緊接著,羅馬天主教會建立了一座小教堂,然後是哈德蓀海灣公司的交易站,漸漸地出現學校,醫務所等等,祖祖輩輩居住在帳篷和地屋裡的因紐特人逐漸遷入固定住房,形成了一個村鎮。

  現在,苔原上的住房是建造在鋼管上的。凍土層上無法打地基,只能用鑽機把十來米長的鋼管鑽進地下,根據地形和房子的大小,把鋼管排成若干行,然後在鋼管上建造木板房。所有建築材料必須用船從「圈外」運進來,而且每年只能在夏季建造房屋,造價可想而知。

  房屋內部的裝修與「圈外」並沒有多大區別,我去過的家庭,包括比較富裕的家庭,傢具都很少,大概與價格太貴有關吧,不過每家都有電視,電話,有的還有電腦。而且,一年四季沒有一天不開暖氣。

  由於無法鋪設地下管道,每家的屋外都有一個水箱和一個燒熱水和暖氣的燃油箱,地下還有一個污水箱,需要補充水和燃油時,打個電話,有車會送來。污水箱滿了,打個電話叫抽水車來抽出去,污水原先是傾倒進村外兩、三公里處,一道靠海的天然巖溝裡,最近,為了環保,政府投資在垃圾場的山頂上建立一座污水處理場,其實就是挖一個大坑,下面鋪上沙子,再鋪上一層像地毯一般的過濾層,污水倒進去,據說經過層層過濾之後,即使滲入海中,也不會污染海水了。

行 古往今來話行旅

  有一天,我背著紅色登山包,包裡裝著兩台相機,在海灘上邊散步邊拍照,冷不防身邊不遠處傳來一陣狗叫,嚇了我一大跳。循聲望去,只見一道溪水邊,有一群脖子上繫著鐵鏈或粗繩的大狗,見我過來,幾條狗立起來,伸長脖子,對著我叫,叫聲尖利悠長,完全不像城市裡寵物狗「汪汪」的叫聲,倒有幾分像狼嚎。

  我停下腳步,仔細打量這些毛色灰暗,髒兮兮的大狗。這就是著名的純種北極「哈斯吉」狗?有幾條狗百無聊賴地臥在地上,頭都懶得抬,衝著我嚎了一陣的狗見我站著不動,又趴下了,其中兩條互相咬起來,隨即打成一團。 地上滾動著一團團毛,正在換毛的狗身上斑斑駁駁的,挺寒傖。北極「哈斯吉」狗身上有兩層毛,長毛下面另有一層絨毛,冬天它們就睡在雪地裡,兩層毛為它們保暖。夏天,外面的長毛褪去,露出短短的絨毛,活像脫掉一件大衣,露出貼身短衫。

  可別小看了這些狗,他們真是因紐特人「最好的朋友」,在沒有機動雪車的時代裡,若沒有狗,因紐特人可能無法在北極堅持數千年。那時,在冰封的海上,狗拉雪橇是因紐特人唯一的交通工具;夏天,因紐特人四處遊獵,狗隊也跟著他們到處走--身上搭著「狗包」,馱著主人的零碎家當。直到現在機動雪車仍然無法完全取代狗拉雪橇,原因很簡單,機動雪車一旦出來毛病就「趴窩」了,而狗兒們只要有了吃的,就能一直跑下去。

  這些狗體形很大,爪子大而有力,我在沙灘上看到的狗爪印,個個有我的拳頭大小。它們不是寵物,從來不進入主人家中,而且似乎「狼性」未泯,對群體很忠誠,我在沙灘上看到一條掙脫了鏈條的狗,獨自在狗群附近徘徊,但是絕對不會進村去找吃的,見到人也沒有那種過度親熱的媚態,只是不卑不亢地看著,不靠近也不逃離,神情倨傲,也有點落寞。它們吃的是生鹿肉,海豹肉或者魚。冬天幹活時,它們每天餵一到兩次,夏天,主人每兩天來餵它們一次,它們就呆在溪邊,很無聊地度過夏季。

  後來我問皮雅為什麼這些狗要用鐵鏈栓著,她說,要是不栓,它們就會跑向荒原,從此不見蹤影。荒原上有狼,它們會不會回歸本性,回到狼群中呢?狗拉的雪橇是木條捆綁而成的小雪橇,雪橇不用釘子釘,全部用細繩子捆紮,當初也許是因為沒有釘子,但是現在仍然用繩子捆綁,也許是習慣,也許是為了減輕重量。

  如今,北極地區冬天的主要陸上交通工具是機動雪車。雪車有點像摩托,只是以兩條滑雪板取代了車輪。春天在冰面上遇到不太寬的裂縫,加大油門騰空而過,驚險刺激。也有「飛」不過去,掉進冰縫裡的,那就只好用繩子拖出來了--雪車到冰海上通常都會綁上幾根繩子,有備無患嘛。雪車也可以拉雪橇,那種雪橇比狗拉雪橇大一倍多,雪橇上不僅載人,還得載汽油呢。

  龐德村每家都有雪車,否則冬天寸步難行。夏天,雪車沒了用武之地,停在室外 ,外出打獵時,多功能小車(ATV)代替了狗隊。小而結實的多功能車可以在沒有公路的苔原上自由行駛,輕易就能開上不太陡的山坡,這種車也是北極地區最實用的交通工具,豪華車到了那裡,唯一的作用是供人觀賞。

  要出遠門的話,只能搭乘小客機。加拿大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社區都有小機場,主要社區每天都有小客機往來。前往龐德口時,我乘坐的客機只有28個座位,我以為是最小的飛機了,回到「南方」時,飛機上才20個座位,13位旅客,人家還告訴我,那並非最小的客機呢。

  離開時,我帶走一個問題:因紐特人的傳統還能保持多久呢?明年,距離龐德口村100公里之處將有一座錫礦開始投產,幾個月後,龐德口村將安裝寬帶,電視和互聯網把北極小村與世界連在一起,小村裡的人們不再與世隔絕,外來的遊客也把世界帶到他們的家門口。然而,當世界成為一個村莊時,世界村的村民們如何各自保留自己的獨特文化,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取得平衡,避免使弱勢文化被強勢文化吞沒,這可能是每個弱勢文化群體面對的困境。

  臨走前,導遊戴維半開玩笑地對我說:「你來得還不算太晚,等到這裡有了麥當勞,星巴克,肯德雞時再來,可能也就沒意思了。」

  說實在的,我衷心希望那裡永遠不會有麥當勞,星巴克和肯德雞。(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嚴寒的冬夜,一家老小圍坐在廚房的「火塘」邊烤火,小火堆上掛著鐵吊子,裡面煮著什麼,熬著什麼,火炭邊的熱灰裡煨著地瓜,當灰燼裡飄出香味時,刨出一個,剝去皮,一邊叫燙,一邊絲絲哈哈地吃下去,香甜軟燙,一直暖到心裡。日後離家讀書,嘗到旅人的苦楚,方知道苦寒之夜,能與家人圍著爐火,分享一塊熱乎乎的地瓜,實在是一種幸運。


  • 終於下了晚班,該回家了。出門來卻見漫天濃霧。街上人影綽綽,行人似在霧中飄動;不遠處,教堂的尖塔若有若無。教堂前的那座高樓,樓頂上的紅字洇開來,看不清筆劃,只見一團團紅色的水氣,像女人臉上被熱汗化開的胭脂。


  • 快到四月中旬了,紐約為什麼還是這麼冷?前天下了一場暴風雪,金燦燦的迎春花剛剛盛開,又被埋在了冰冷的白雪下。雪很快就融化了,寒意卻遲遲不去。今早出門,天低雲黯,空中飄著細細的雨。雨絲若有若無,走進雨中,臉上一片涼意。


  • 要搬家了,從遍地凌亂的雜物中,不知怎地一眼看到了它。
  • 只那麼不經意地仰頭一望,世界就悄然淡去,宛若一幀照片,焦點清晰,背景虛化,如霧如水,漫出畫外又浸入畫中,全部的存在都只為托出那個焦點:淡淡青天中的半輪春月。

  • 日子來了又去了,不知不覺間,園裡的那棵雙色櫻花已花事闌珊。白櫻花葉濃花稀,枝頭只剩下一簇一簇細長的花柄,撐著一叢叢淡黃色的花蕊,晨風中落英紛紛揚揚飄落如雪。粉紅櫻花仍然開著,可是花枝低垂,花瓣半合,昂揚的生氣已然不再。
  • 這是一棵嫁接過的櫻花樹,一半開白花,一半開粉紅色的花。
  • 細數平生所愛, 皆平凡無奇,獨特的是:觀雲。
  • 夕陽西下,微風輕拂。荷塘裡,蓮花玉立,水波蕩漾。
    撲通一響,一隻青蛙躍入水中。
    一陣風攜來一片雲。一片雲攜來一陣雨。

  • 跟隨著貝洛特島上的逶迤群山,我的目光迢迢走向天邊。目光的極點,冰海茫茫,雲氣漫漫,水天相交之處,雲氣凝結如柱,撐起遼闊長天。仰望蒼穹如蓋,灰藍的雲層層疊疊,彷彿凍在了虛空。雲之下,洋洋灑灑鋪開一片淡紅色的冰海,冰海邊匍匐著金色的小村,小村後伸展著古銅色的苔原,苔原上孤零零立著如蟻的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