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謝揆談正名 正名制憲須78%支持

【大紀元2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貝林╱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謝長廷昨天明確表示,對於正名制憲「早就知道會有困難」,拖到現在才說是因為「立委選後才知道不過半」;他認為,政府推動正名制憲,「一定要等到獲得七十八%以上的支持才行」。

謝揆指出,立委沒過半,若再如火如荼強推正名制憲,社會將難以承擔,選擇緩下腳步「也有點窩囊的感覺」,談話節目每天都在罵;但民進黨過去戒嚴時從事民主運動死都不怕,現在執政不做正名制憲,也要另一種勇氣,因為「如果我已表達善意,而台灣的政局還是繼續惡鬥,中國仍繼續訂出威嚇性的反分裂法,就證明這樣的改革是錯的」,這樣就算未來台聯執政也不是不可能。

對於前總統李登輝及獨派大老的批評,謝長廷強調,他不會去批評長輩,正名制憲也不是不能做,只是政府的角色不適合去推動;現在應先推民生法案,維持、提升台灣的競爭力,台灣進步了,還可做為中國的典範,刺激中國更民主、進步,這對大家都是好事。

謝揆昨與媒體茶敘,對於陳水扁總統在正名制憲議題上急轉彎,謝揆坦承,正名制憲的困難「當然不會現在才知道」,立委選後才說,是因選後才知道不過半,陳總統原先是想正名制憲要再撐下去,若立委能過半,至少相關立法可以通過,結果沒能過半,陳總統也難過了好幾天閉門不出。

謝揆指出,人民不能再熬三年等民進黨立委過半數,否則若三年後再不過半,人民豈不是要自殺;現在訂了目標努力、徹底去做,輸了就表示這樣的改革是錯的,他願意承擔責任。

他說,扁宋會後他還未見過李前總統,因為李前總統感冒,或許是對他們「很感冒」也說不定,但包括對李前總統及獨派大老的批評,他都虛心接受指教。

謝揆並說,台聯和民間團體當然可以繼續推動正名,只是政府的角色不適合推動,但政府對「台灣」和「中華民國」的名稱仍可以交互使用,有邦交的就用「中華民國」,沒邦交的就用「台灣」,且世界局勢會變,只要靈活運用,未來還多的是機會。

針對「憲法一中」問題,行政院長謝長廷昨日強調,執政政府不能否認現有的憲法,但依「中華民國憲法」只在台灣施行的現況來看,其實台灣早就已實施「一國兩制」,「中華民國憲法」才是最早的一國兩制。

他說,現在只能在現行憲法上談修憲,是因為過去寧靜革命時間拖太長,十年六次修憲還無法完成,政府要先解決這個問題;憲法有爭議,可以在對台灣最好的原則下修憲,但不宜以對抗式的不存在主張去做事,否則一面聲請釋憲、修憲,一面又否定憲法的存在;一面當中華民國的公務員,一面又說中華民國不存在,這樣子「很不健康」,政務也很難推動,何況制憲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民生議題恐怕等不下去。

謝揆表示,「憲法一中」是他對憲法的理解,並非他對憲法的評價,也不是他要推動「憲法一中」,「中華民國」已經台灣化,尤其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行使公投權利後,台灣主權獨立的事實再明確不過,只是因為當年李前總統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採取「寧靜革命」,無法一下子切割得很清楚,否則現在的「大陸委員會」,應該是「中國委員會」,「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俗稱兩岸條例 )中的「大陸地區」,也應該改為「中國地區」。

謝揆指出,民進黨的理想當然是擁有一部合身合用的憲法,但台聯的立場可以說不承認憲法,親民黨可以說現在的憲法很好,國民黨也可以說要捍衛憲法,但身為政府就必須先承認憲法,至於怎麼修、修多少,這些都可以討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