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預防痛風上身

【大紀元2月19日訊】(文/記者陳佩芬整理) 有人形容痛風發作時,腳趾、韌帶像遭到狼狗啃咬,有人說像被人用力拉扯撕裂或像被燙到一樣,有些人則說其疼痛更甚於被老虎鉗子夾住,疼痛至極真想把腳剁掉……,這種錐心之痛恐非外人所能想像。下面介紹有關痛風的醫學常識,希望使您更瞭解痛風的成因,進而在日常生活中預防該疾病上身。

痛風,簡單講是體內普林(又稱嘌呤)代謝異常引起的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判定標準,是指每100毫升的血液中,男性尿酸值達7毫克以上、女性達6毫克以上。當尿酸越高時,發生痛風的機率相對增加。醫師指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約有5~18%會演變成痛風。

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時,一般指過多的尿酸會和鈉結合,形成尿酸鈉鹽結晶,沈積在關節、肌腱、軟骨、腎臟等部位,當沈積量達到飽和點後,體內的白血球為了保護身體,會對這種外來的尿酸鹽結晶作防衛性的攻擊,引起痛風發作,出現紅腫、熱、痛等急性關節炎症狀,甚至引起腎機能障礙、尿路結石、心機能障礙及腦中風等併發症。

痛風的高危險群

有家族遺傳病史、肥胖、愛吃高普林食物、腎臟病和先天性新陳代謝疾病等患者為痛風的高危險群。醫學上還發現,痛風好發於中年男性和停經婦女。

痛風的症狀

痛風發作時,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最常發生於腳的大拇指,其次是腳踝、膝、手腕、手肘等部位。痛風發作前的1至12小時患者通常會有隱隱作痛的徵兆,隨後出現劇烈疼痛且程度持續增加,一般在24~48小時內達到最高峰,接著疼痛慢慢減輕,7~12天恢復正常。由於痛風發作時,即使未經治療也會自然消失,造成許多患者忽略病情而延誤就醫。

痛風的診斷與治療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仍是防治痛風發作的重要原則,千萬勿等病情嚴重、發作頻繁才就醫,或不循正統治療方式求助偏方,而加重病情。

1. 診斷:需做關節穿刺,化驗關節液,看看是否有痛風結晶。

2. 治療:急性發作時,醫師會以秋水仙、非類固醇消炎藥物,達到消腫止痛的作用。慢性期,則以降尿酸藥預防發作。

痛風的預防

如果只有高尿酸,而無痛風或尿酸腎結石的患者,平時則應注意控制飲食,採取適當運動以防痛風發生。

一、控制體重避免肥胖。理想體重的計算方式:男0.7*(身高-80)±10%,女0.6*(身高-70)±10%。

二、控制飲食:

1.控制肉類攝取:少吃紅肉(牛、羊、豬肉),以魚、蛋、奶類取代。

2.避免高普林食物:內臟類、小魚干、魚皮、酵母粉、胚芽、乾豆、豆製品和濃肉汁、火鍋湯頭等盡量少吃。

3.避免飲酒:酒精會影響尿酸代謝,尿酸偏高的人應遠離酒類。

4.避免高脂肪食物:少吃動物性脂肪和油炸類食物。

5.多喝水,每日至少攝取2,000cc,幫助排泄。

6.多吃奶類、蔬菜、水果、五穀等食物。

三、養成運動的習慣:適度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尿酸代謝,運動後務必補充水分,以防止尿酸堆積。◇@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