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每個孩子都是人才〈第六章4〉:教孩子開放思考

智力高的人創意佳?答案是否定的。從很多研究發現,具有高度智力的人,創造力反而平凡,有些高度創意的孩子,智力很中等,愛迪生、愛因斯坦便是實例。

智力與先天有關,但創造力則可以來自學習。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先生,形容別人的父親是那種只會問,那隻鳥叫什麼名字,那朵花學名是什麼的無趣傢夥,而自己的父親則叫「創意先生」。

看見兩隻鳥停在樹上,費曼先生的父親多半這樣提問:「那兩隻鳥在樹上搞什麼飛機?」費曼的答案更有趣,他說:「吵嘴」、「放屁」、「談戀愛」、「比賽吹牛」,答案無所不有,爸爸從不生氣。

費曼先生的諾貝爾獎,父親有一半的榮耀,因為給了費曼先生充足的思考力、想像力與創造力。

林太乙女士形容他的父親為「不知道先生」。問他問題,他老愛說「不知道」。不知道不是推諉,而是引導他們閱讀更知道的「百科全書」。

心理學家說,腦袋真的不管用,只能負責記憶與遺忘兩件事,記了就忘,忘了再記;如果腦袋不用來思考,那個人鐵定很笨,因為記憶的東西永遠記不完,記不牢。

不知道讓人什麼都知道。

有一個小孩說:六加六應該是十一

有一位老師說:不對、不對,十二才對,答十一的人,零分。

另一位老師說:有趣哦,你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孩子說:五+五是十,六減五是一,十加一等於十一;老師說,答案不對,但想法很有創意,給九十七。

後來這個小孩,成為世界有名的數學家,解了很多難解的數學懸案。

每次演講,總有聽眾很想問我親身的教養經驗,這是一種很巧妙的考問,一來想知道我是怎麼做的,一來想瞭解我有沒有遇上什麼問題,於是他們會接著問,你的理論你自己實踐否?

這些問題我樂於回答,因為我永遠是自己理論的服從者,但是遇的麻煩卻也不一定比你少;孩子有的古怪精靈,我的孩子一樣也不少,你的孩子是麻煩精,我的孩子也不例外,所以更需要「創造」。

布朗寧說(E.B.Browning):「成功的絆腳石不是缺乏智力,而是沒有創造力。」

這樣的例子的確屢見不鮮,被喻為超級天才的愛迪生,縱橫發明界,號稱五百年來無人發明能出其右者,憑借的並非智慧卓越,他甚至被認為是學習障礙者,學習成績糟糕透頂,難得有一科及格,他的成功其實來自源源不絕的創造力。雕塑泰斗羅丹,一再出現令人驚嘆的符碼,他的作品件件充滿創意,求學期間,他的成績很難入流,但是洋溢創造活力的想法,卻全部流入作品之中,成為世界藝術文明的資產。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這些人都不一定是高智慧者,但卻是高創造力的人,不喜歡墨守成規,懂得固執己見,堅持到底。

與其說他們是成功者,不如說是圓夢的人!

智力也許可以換來成績,但無法換得成就,而創意則不單如此,它們是一種愈磨愈光的能力,大約四十至五十歲才到達第一高峰,五十至六十歲之間是第二高峰,創意愈老愈足,這也間接証實了,為什麼富蘭克林何以能在七十八歲高齡發有「花鏡」,佛洛依德的創作力,愈老愈豐富;因為創意與「生活質量」有關,生活不豐富的善用智力者,無法積累生命經驗,它激出火光,點亮大腦活細胞,甚至有研究指出,背得愈多的人,大腦死得愈快,言下之意是,背誦是創意的殺手,這也說明瞭,台灣的孩子為什麼都能讀,卻難以活用的主因。@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