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史博館「海洋台灣—人民與島嶼的對話」今揭幕

【大紀元12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震南台北二十一日電)古早到現代,台灣被描繪成什麼形狀?洋人對台灣的印象如何?十七、八世紀如何描繪台灣?航經台灣的西方艦隊又如何利用科技繪製精準的海圖?國立歷史博物館「海洋台灣—人民與島嶼的對話」,展示從古地圖到文化大學提供的現代太空遙測照片,讓大家看看「番薯」長相如何。

四面環海的台灣,日夜都與海洋資源的運用息息相關。這片海洋承載台灣和人民的種種故事,也呈現諸般不同的生活面貌。

「海洋台灣—人民與島嶼的對話」展今天下午揭幕,展期至明年二月五日,展出內容之中,台灣番社圖讓人見識早期台灣的生活片段,此外,還有日治殖民統治時期的若干版畫,以及美援時期用麵粉袋製成的衣褲,讓觀眾重溫當時勤儉卻又溫馨的歷史情境。

由於台灣與海洋之間的互動不斷進行,展品之中還陳列由建築師林洲民與團隊提供作品佐證。

這件「Ocean Taiwan─From nowhere to no where」作品,今年代表台灣參加鹿特丹建築雙年展,對台灣環島進行紀錄,也提出許多看法,將台灣海岸線建立出新的版圖模樣,這件只在國外展出過的作品,首次在國人面前亮相,精彩可期。

另一方面,台灣民間主要信仰的媽祖,不單是一種宗教信仰,也說明了寶島和土地、人民帶有的一種海洋共生特質與文化面向。不僅凸顯福爾摩沙歷經的的狀況,全盤思考台灣的未來發展,也要重視先民保有傳承的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