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智與真理之路】人生哲學的信條之一──愛能包容恨

石朝穎
font print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7日訊】

「愛」是否能包容「恨」?這似乎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如果人類不能以「愛」去戰勝「恨」的話,很可能我們人類早在幾千年前就自相殘殺而滅種了。

人類能生存到今天,已證實「愛」能包容「恨」,「愛」能克服「恨」。所以,「愛能包容恨」已成為一種「哲學」的定理,也是人生哲學的一則信條!

我們翻閱人類精神文明的歷史發展,就不難看出:大概在西元前五世紀到西元後一世紀的六百年中,在人類文明的舞臺上,出現了所課「偉大的哲人」或「偉大的聖人」時代。

東方的印度文明創造了「佛陀的慈悲教義」,中華文明開展了「孔子的仁義思想」,在西方有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的智慧之愛」,基督教文明傳播了「耶穌的博愛精神」。

換句話說,不論東方或西方,在兩千多年前就已把所謂的「慈悲」、「仁義」、「愛智慧」、「博愛」……做為人類共同生存的最高原則。

可是問題在於:古典的哲學或哲學或宗教所論述的「愛」,是否依然適用於現代的科技文明社會呢?我們是否有必要重新依據我們今日生活的時間環境,再做一次新的詮釋,去說明這個自古即出現的倫理問題:愛能包容恨嗎?

我們都知道,自從十九世紀西方的「工業革命」成功後,整個人類的生活重心都以「科學的生產或發明」為主。

科學是人類生活的「奴僕」(工具),用來戰爭,會生產殺人的武器,若致力於醫療,則能生產救人的良藥。換句話說:它能點燃槍炮,也能舒緩病痛。科學可以創造文明,也可以毀滅文明。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今日科技文明的諷刺與矛盾。人類不可思議的求知力量,使我們從所謂的「野蠻人」,進化成「文明人」,可是因科技而帶來更可怕的戰爭場面,似乎又使我們變成野蠻人更可怕的「科技人」。

不過,我們人類畢竟不是「科技人」,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所以我們也自然擁有人的情感。在人類的情感生活中,「愛」的情感可以說是最根本的情感。例如:父母親的「愛」,男女之間的「愛」……。

總之,真實的愛(慈愛),能讓人覺知:自己與他人同樣都是人,他人與我同樣都希望幸福。從這裡就會產生一種對他人的真正關心,這樣產生出來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換句話說,真愛是指:縱使這個「他人」的態度或行為使你很難受,或做出對你敵意的行為,但在你的心中,依然會對這個「他人」寄予關懷。因為不管怎樣,這個「他人」,依然有權享受他的幸福。這種觀照,才是真正愛的基礎。只有我們不問對方是「敵」或是「友」,依然用同樣的態度去關心他時,真正的愛,才會產生出來。

反之,一種建築在私人慾望上的佔有慾,就不是愛了,而是恨。那麼,怎樣的愛,才不會變成恨呢?我想大家不難想到,只有無私的愛,或不去佔有的愛,也就是佛陀的愛(慈悲)或基督的愛(博愛),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泰利斯(Thales),出生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希臘殖民地,精通天文、數學和自然科學,多次航海經商,被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喻為哲學之父。據說他曾經準確預言了農作物的收成以及西元前585年在小亞細亞出現的日蝕。
  •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西元前六世紀人,出生在愛琴海的薩摩斯(Samos)島。早年遊學埃及,對數學、幾何學做了深刻的研究,並帶領學生在義大利南部創立了一種類似祕教的團體,過著刻苦修練的生活。
  • 赫拉克利圖斯(Heraclitus)是西元前六世紀的哲學家,出身在小亞細亞的貴族家庭,在社會上享有一定的地位。但政治上的不良風氣,使他感到相當失望,不久就辭官了。傳說他隱居在神殿裡面,常與孩童嬉遊。
  • 蘇格拉底(Socrates)生於西元前五世紀的雅典,常在街頭與民眾談論哲學,大名頂頂的柏拉圖(Plato)是其學生。蘇格拉底的生平令人驚異,傳說他從小就能和某種神秘的聲音溝通,根據柏拉圖的記載,他曾經忘我神迷整整一天一夜。希臘的神諭則說:蘇格拉底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



  • 哲學能做什麼呢?這是一般人常問的問題。或許有些人會認為讀「哲學」沒有多大的實際用處,例如:「讀哲學又不能當飯吃!」
  • 柏拉圖大概是兩千四百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他的老師就是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在「西方哲學史」的地位,就像孔子在「中國哲學史」的地位一樣。柏拉圖這位哲學家,自從受教於蘇格拉底之後,就對「天空」產生神奇的看法。為什麼呢?
  • 笛卡兒(西元一五九六──一六五O年)是法國的哲學家,人們稱他為西洋哲學的「近代哲學之父」。他的「哲學方法」就是所謂「懷疑的方法」。他認為雖然我們「懷疑」,但又必須有所行動的時候,我們所能做的,最好就是堅持以當初開始的態度,一直持續到底。
  • 伊比鳩魯(Epicurus)是西元前四世紀的希臘哲學家,其學說最著名的就是快樂主義,主張人生唯一的目的在於追求快樂。要釐清的是,他所追求的快樂和今天我們掛在嘴邊的快樂不大一樣。
  • 在十八世紀的德國科尼士堡(Konigsberg)的公民,每天大概在下午三點三十分的時候,都會很準時的看見德國大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生於1724—1804年)出門散步了!
  • 總之,康德的哲學,是一種全新的開始,他問到「人」的問題,也以「人」人的整體做為中心,顧及各方面,連哲學史中不太注意的問題,他也提出來討論。他把「形上學」、「倫理學」、「知識論」、及「宗教哲學」都融於一爐。換句話說,他用,「理性」和「信仰」來建構他的哲學體系。康德的哲學是整體的,在這「整體」中,有一切學問在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