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高縣樹德科大舉辦台灣性雕刻藝術展

【大紀元11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十八日電)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慶祝八週年校慶,今天在學校圖書館舉辦台灣性雕刻藝術展,展出八十六件有性意涵的木雕、石雕、銅雕、鐵雕、陶塑作品,副校長謝文雄、人類性學研究所長林燕卿歡迎師生、民眾以藝術眼光觀賞。

這些作品由卑南族陳文生、阿美族王信一、魯凱族彭水光、陳萬德、排灣族莊太吉、方福明、賴合順、鄒族陳月英及知名雕刻家洪清課、曾文章、黃順男、蕭巨杰、蕭啟郎、陳仕泓等藝術家提供。

謝文雄表示,台灣原住民雕刻作品,讓大家感受到心胸寬廣,這次在圖書館展出性作品,讓師生在看書之餘,以欣賞眼光觀賞,必定有另一番啟示,而人類性學研究所明年將招收博士班學生。

兼任台灣性學學會理事長的林燕卿則表示,日本、中國大陸都有自己的性文化,這次性雕刻藝術展,有名族人士參與,未來將推展到國際,一圓大家的夢。

近七十歲的賴合順,是排灣族,從事排灣族木雕、石雕五十多年,他表示,排灣族人像雕刻都含性器官,他都依據父親留傳下來的紋路,沒有改變。

阿美族的王信一則說,他信仰的宗教不允許雕刻偶像、性器官,他答應學校雕刻十件,被媽媽罵。

這次展品中有三分之二為原住民的木雕作品,參觀者可以了解各族群部落性器官代表的意義,體認最原始的符號,找到力量的初衷。如鄒族的傳說中,「陽具雕刻」可防止崩山,所以又稱鎮山寶,陽具是鄒族人最喜愛雕刻的主題,所以從老人到小孩只要能做的,就會雕刻陽具。

創作者對每件作品也都賦予正確認識性教育的意義,如陳月英的牛樟木雕「早生貴子」,以及鐵材作品「安全的性」;王信一的「秤與坨」,代表感情如秤坨、來自阿美族廣為流傳的十一個女人的故事「性善說」;莊太吉的「幸趣」代表著生命原動力及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