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彼得‧杜拉克-「以人為本」的大師

【大紀元1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立明/高雄報導) 當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11月11日辭世,享年95歲。近日來,世界各大媒體都以明顯篇幅報導這位大師中的大師,但是,報導角度還是把杜拉克視為一門學問(管理學)的佼佼者來對待,中山大學企管系楊碩英教授認為,杜拉克其實已經超越了各領域的限制,洞察到了人類事物的本質。

楊碩英教授接受本報記者專訪,答覆彼得‧杜拉克對世界的貢獻,以及對世人的啟發。楊碩英首先提到,杜拉克在23歲就出版了《經濟人的末日》一書,在書中直言二次大戰必然發生,以及納粹必將屠殺猶太人。這說明青年杜拉克已經具有非常卓越的洞察力,而這樣的洞察力延續到他對於管理的創新學說,以及非營利組織的推動等,其實都來源於杜拉克的「以人為本」:因為他對人性的深刻了解所發展出來的信念–人必須發揮自己的所長,貢獻於社會,才能活得有意義。

博學而精,洞察納粹侵略

杜拉克興趣相當廣泛,舉凡經濟、社會、歷史、宗教、戰爭等方面都非常專精,也熟悉中國歷史、日本藝術還有昆蟲等,甚至還寫了2本小說。最重要的是,杜拉克對於人性有非常透徹的了解。

以他在23歲寫的《經濟人的末日》來說,他因為分析了當時歐洲社會的政經、軍事、外交、衝突等各項細節,並掌握各國資源的詳細資料,加上對歐陸各領袖人物性格背景的深入剖析,最後以大系統的高度來看,杜拉克發現極權主義必將崛起,在一次大戰後,人們甚至還普遍厭戰的局勢下,戰敗的弱國(德國)居然將勢如破竹的席捲歐洲大陸。難怪邱吉爾曾說,杜拉克是唯一洞察當時歐洲情勢的人。

「以人為本」精神,貫穿其成就

杜拉克的驚人洞察力,以及他日後對於管理學的卓越創新等,到底他的能力和動機來自於何處?楊碩英提出了讓人眼睛一亮的切入點。

杜拉克在他的自傳書《旁觀者》的序言裏,首先提到蒼蠅有三萬五千種,而造物主更是把人塑造得變化萬端,所以杜拉克對於「人」充滿了興趣,非常喜歡觀察人,因此對於人性有了深刻的了解,也奠定了他「以人為本」的信念。

所以在他後來發展的管理學中,他不是為了創造出另外一門學問,(雖然管理學是從他才由經濟學的領域獨立出來),杜拉克關心的其實是:如何讓人在組織中能夠獲得重視,在工作中得到意義,進而貢獻出所長?

因此,杜拉克最重視經理人,或說是創業家(entrepreneur),而這些創業家不僅只是企業創業家(business entrepreneur),也包括社會創業家(social entrepreneur)(楊碩英解釋,例如證嚴法師),這些人能夠提出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或是社會創新,而在這些創業家的引領、啟發下,甚至讓更多的人變成了創業家,也讓人們工作得或活得更有意義。

跳脫競爭和控制的思考方式

所以,杜拉克不同於其他或左派或右派所謂的大師,他沒有提出任何的烏托邦(utopia)理想,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依據自己的所長來發展自己,貢獻於社會,在此基礎下,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會有其特色,也可以跳脫於用壟斷或是售價等手段來從事市場競爭的狹隘思考。

相對於此,我們也就可以充分了解杜拉克對於極權主義的看法,因為極權主義,包括共產黨和法西斯都視人為效率、生產力的反映,主政者像面對機器一樣全面而嚴厲的控制人的思想和行為,如此抹煞人性的做法,難怪杜拉克寫的書名叫做《經濟人的末日》。

謙虛而勤奮的大師

杜拉克1937年到了美國,處於開放、自由的環境中,鼓吹與推動企業管理的新思維和新做法。但是,楊碩英說,杜拉克還是對政府和許多企業相當失望,他曾經批評某些企業的經營者,就算一時賺了錢又如何?他不假辭色的說,他們理念不高,沒有去思考如何讓組織內的人更能發揮所長。

但是,杜拉克還是有如孔子一般,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後期並把大部分心力投入到非營利組織,包括擔任長期的美國女童軍顧問、關心教會的人事和運作等,到老了還是持續著書、回應各方邀稿、擔任顧問、演講,從事公益活動等等。

楊碩英說,從《旁觀者》可以看出,杜拉克是一個知命的人,認為自己放到歷史的長河中,也和其他人一樣,都只是個渺小的人,雖然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可是他還是非常的謙虛,也知道自己的侷限。

然而,杜拉克認為,我們還是得發揮自己的長處,給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從而獲得自身存在的意義。楊碩英說:「我在想像,在杜拉克死前,可能還在想:『明天來寫些什麼東西。』」◇(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