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命力】鷹姿煥發——鄧廉懷的雕塑之路

張雲清(文/攝影)
font print 人氣: 84
【字號】    
   標籤: tags:

與朱銘同為景觀雕塑家楊英風入室弟子的鄧廉懷,早期寫實為主,以細膩技巧創作,作品栩栩如生、蘊含豐富情感。追隨名師後,用心揣摩楊英風的創作理念與風格,改採寫意技法,簡潔線條刻劃出作品的力與美,展現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學徒入門 薪資三級跳

鄧廉懷1950年生於台灣宜蘭,自幼喜愛塗鴉,求學期間幾乎所有課本都不留白。1974年自軍中退役後,準備就業而來到花蓮,當時正值台灣大理石雕刻業的極盛時期,石雕藝品外銷世界各地,幾乎供不應求。因此他決定到大理石雕刻工廠當學徒。

由於與生俱來的天份,與認真勤奮的工作態度,鄧廉懷雕刻的藝品隨即受到老闆的肯定,不到一年半就升任副廠長,由月入600元躍升至8000元(廠長才5000元呢)!累積豐富的經驗後,1978年創業於花蓮的吉安鄉,以純熟的技法雕刻佛像等藝品,深受購買者的喜愛,很快的在石雕業界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日復一日雕刻相同的藝品,雖然造就一個穩定的事業,卻顯得平淡無味。正當鄧廉懷逐漸厭倦每天一成不變的工作時 ,一份委託雕像的訂單改寫了他的人生,從此走上石雕藝術創作的不歸路。

轉型創作 贏得名家青睞

1982年他接受了在佛教界極負盛名的廣欽老和尚的委託,為其雕像,為了讓作品能夠忠實呈現委託者的原貌,鄧廉懷覺得不能僅憑一張照片即動手創作,因而三度造訪素昧平生的廣欽法師,在交談中充分了解其外型與內涵後,懷著崇敬的心,以高貴的「希臘白」雕刻,完成了他第一件雕像創作。


雖是轉型之後第一件創作,鄧廉懷用心和認真的個性,將一位刻苦修行的出家人慈悲眾生的神韻展露無遺。完成後的雕像正巧被來訪的景觀雕塑家楊英風看見,細細觀賞後表示:真是令人感動,這件作品溶入了生命的強力。並鼓勵他參加台北市美展。

由於楊英風的肯定,讓鄧廉懷信心倍增,抱著姑且一試的心參展,結果竟獲得第一名!並被台北市美術館永久典藏。因為這個「意外」的收穫,鄧廉懷從此無心雕刻商品,一頭栽進石雕創作的領域中。

破釜沉舟 隨楊英風學藝

獲獎之後的鄧廉懷,不再滿足於藝品的雕刻,一心想在雕塑創作上有所成就,參展比賽是最好的方式。他以多年從事石雕業的深厚基礎與敏銳的觀察力,很快的嶄露頭角。

1984年他以自己和太太為模特兒,描述一對農家夫婦收割後的喜悅與滿足的作品「豐收」,被台灣省政府永久收藏,陳列於中興新村廣場內;同年「閤家歡」獲台灣省手工藝研究所雕塑景觀佳作獎,被花蓮縣文化中心永久典藏。


雖然作品深受肯定,鄧廉懷卻感受到藝術創作學無止境,必須不斷自我突破,不像藝品雕刻般的止於精美就好。於是請求楊英風教授收他為徒,在獲得首肯後,毅然結束了花蓮蓬勃發展的事業,舉家遷居埔里,正式拜師成為楊英風親贈信物的入室弟子。

跟隨在楊英風的「靜觀廬」工作室五年的時光裡,鄧廉懷克盡弟子之道,放下賺錢養家的念頭,斷了經濟來源,用心揣摩老師的創作理念,認真練習雕刻技巧,雖然生活清苦許多,心情卻十分平靜而沒有一絲雜念。

鷹姿煥發 翱翔創作天地

1991年鄧廉懷終於出師了,他在埔里近郊買了一塊山坡地,建造一個溫暖又充滿藝術氣息的家園,並成立工作室。從此專心於雕塑創作,融合在名師門下五年的學習心得,以寫意技法雕塑大鵬鳥(鷹)的雄姿,並陸續舉辦個展和應邀參展,作品風格獨特,深受收藏者的喜愛。


近年更積極參與公共藝術的規劃創作,讓藝術溶於大眾的生活環境中,不再專屬於個人的收藏。2003年以38件雕塑作品,為彰化醫院規劃藝術園區,讓醫院內外充滿了生氣與活力。今年更以五件「成長系列」贏得中興大學的評選,作品矗立在中興湖畔。

從石雕工廠學徒到雕塑藝術創作,三十年來鄧廉懷堅守在自己的創作領域盡情揮灑,雖然已年逾半百,體力與臂力依舊不減當年,精神奕奕充滿自信,雕刻作品時更加成熟穩健,收放自如。宛如他所雕刻的大鵬鳥,「鷹」姿煥發,自由翱翔於藝術創作的天地間。

樂天知命 心誠意正形自美

生長於宜蘭鄉下的鄧廉懷,經歷早期農業社會的清苦生活,承傳先民刻苦勤奮、樂天知命的性格。從雕刻藝品到藝術創作,秉承認真務實的態度決不取巧,所有作品都獨力完成而不假手他人。雖已成名多時,卻沒有一般「名家」的驕氣。尤其是成為楊英風的入室弟子期間,除了擔任老師的助手及勤練雕刻技巧外,每天還得灑掃庭園。此時沒有收入,鄧廉懷依舊泰然處之。


鄧廉懷數十年的人生道路並不順坦,然而敦厚而重情義的個性,縱使吃虧也不在背後道人長短,創作的路走得艱辛卻無怨尤。面對挫折或遇到創作瓶頸時,他會以楊英風當年贈與的信物,一枚刻著「心誠意正形自美」的圖章自勉,安然度過難關。

* * *

寫實寫意 展現功力


鄧廉懷從事石雕藝術創作已二十餘年,作品蘊藏著豐富的情感和動人的故事,真實的表現生命的內涵。作品中的三代情、豐收、合作無間、兄弟等,更將親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觸動著觀賞者內心深處的情感。


其代表作「莫那魯道」展現了鄧廉懷創作的用心。他仔細閱讀整個霧社事件,取其中最悲壯的一幕,將莫那魯道站在風雨之中,經過反覆深思後,作出了痛苦的決定,帶領族人慷慨赴義的情感形式,在每一片肌里的細節中(modele)表現無遺,讓我們看見生命的真實和藝術創作的意義。這位抗日英雄放大後的銅像,立在霧社抗日紀念公園內,受後人與遊客的緬懷景仰。

「兄弟」則是鄧廉懷另一代表作。因有感於台灣黃牛即將消失,專程到農場尋找黃牛,仔細觀察研究,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塑造完成,陳列於庭院的草地上,幾可亂真的程度,好像兩頭活生生的黃牛,剛吃完草正享受著溫暖的陽光。


後來由於定居於遠離塵囂、生態豐富的山林中,常有大鷹翱翔天際,或棲息於屋前的林木上,讓鄧廉懷想起遠古時候大鵬鳥的傳說,啟發他以鷹作為石雕創作的念頭。為了呈現大鵬鳥凌空展翅的雄風,他改變了精雕細琢的寫實風格,改以寫意的方式表現,以簡潔的線條表達大鵬鳥雄偉的神韻,和一飛沖天的氣勢,展露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從寫實到大寫意,對鄧廉懷而言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絕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而是經過漫長歲月的磨練,除了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創造力之外,更須無比的體力與耐力。

對於創作,鄧廉懷總是在充分瞭解之後完全融入,將蘊藏於內在的豐富情感真實呈現,為這人際關係日漸冷漠的現實社會注入一股暖流。欣賞鄧廉懷作品不經意的產生共鳴,應是源於鄧廉懷那份「真心博感情」的融入吧。

* * *

關於雕塑

當您在欣賞一件雕塑作品時,是否想過它的創作過程是如何完成的?很多人以為石雕創作是將想好的構圖,直接雕刻在石材上面就完事了,事實上整個創作過程是相當繁複的。

何謂雕塑?雕是用器具削去多餘的部分,塑是將黏土一點一點加上去填補不足的地方。不管作品大小,都要先用油土或黏土捏一個可掌握於手中的「初型」,以一定的比例放大,用木頭釘好骨架後以黏土堆一個形狀,再將黏土一小塊一小塊慢慢塑成一個和「初型」一模一樣的「原件」。

取與原件同等大小的石材,以原件為「泥稿」,置於石材旁,用尺邊量邊削去多餘部分成為「粗型」,再慢慢照「原件」雕成作品,最後做好表面處理才算完成。

雕塑作品是立體的,每一個角度都是觀賞點,喜怒哀樂不僅表現在臉部,同時散發在舉手投足之間。因此一件完美的作品,必須讓人從任一角度都能欣賞到它的情感和肌理的表現形式與空間感,如果沒有深厚的基礎是創作不出來的。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社會充滿速食主義,年輕人不願花功夫打基礎,慢工出細活的傳統藝術逐漸被所謂的現代藝術取代。由於雕塑創作過程耗時費力,同樣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這是傳統藝術的一大隱憂。@(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