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身處逆境不氣餒

貫明
font print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8日訊】在人生的旅途上,長期處於逆境的人由於看不到光明的前程,比較容易產生氣餒的情緒。然而,逆境同時也是磨練人們意志的極好機會。一個人如果能在逆境中堅守自己的信念,坦然面對眼前的黑暗,鍥而不捨,最終必然可以走向成功。相反,就如俗話中所說的那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過度貪圖安逸的心態也足以葬送一個原本有希望走向成功的生命。

在一個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一個商人在翻越一座山時不幸遭遇了一個攔路搶劫的山匪。商人立即逃跑,但是山匪窮追不捨。在走頭無路之時,商人鑽進了一個山洞裡,山匪跟著也追進了山洞裡。

在山洞的深處,商人最終未能逃過山匪的追逐,他在黑暗中被山匪逮住了。遭到一頓毒打,身上所有的錢財,還有一把準備為著夜間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搶掠去了。所幸山匪並沒有殺害他,此後兩個人各自尋找山洞的出口。這個山洞極深極黑,而且洞中有洞,縱橫交錯。兩個人在洞內摸索,猶如置身於一個地下迷宮。山匪拿著從商人那裡搶來的火把,藉著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給他的行動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他能探清腳下的石塊,並能看清周圍的石壁,因而不會碰壁也不會被石塊絆倒。但是他走來走去就是走不出這個洞,最後他力竭而死。

商人在失去了火把之後,沒有照明。他在黑暗中摸索著行走,行動十分艱辛。他不時碰壁,不時被石塊絆倒,跌得鼻青臉腫。然而,正因為他置身於一片黑暗之中,所以他的眼睛能夠敏銳的感受到洞口透進來的微光,他迎著這縷微光摸索爬行,最終逃離了山洞。

在生命的逆境中,能否走出黑暗關鍵不在於是否擁有火把,而在於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和他的信念。「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現實生活中不乏絕處逢生的例子。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身處逆境的人只要堅守自己心中的信念,不自暴自棄,咬緊牙關走出生命中的沼澤與黑暗,等待他的必將是光明的前途。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情是肉眼看不見的,現代科技可以探測到空氣分子,卻看不到情的粒子結構,如果我們天天感受著情,那麼情就應該是確實存在的,才能發揮它的功能,情的各種功能各不相同,有破壞性的也有起到穩定作用的,那麼以人類現有建構的思維,可不可能大略透視一下情呢?
  • 先他後我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內心充滿了善念,純正的善念猶如心燈中的光源,光亮無比照耀四方。
  • 人世間的小聰明人很多,但是小聰明不等於智慧。這種人雖然自我感覺良好,然而由於他們不能吃虧,容易患得患失,所以精於算計,事事想佔別人的便宜,以至很難與他人和睦相處,最終機關算盡被小聰明斷送了自己的生路。
  • 人在修行的過程中,不管歷經多少苦難,只要還沒有站在最後的終點站,都沒有理由與借口停頓休息。因為一旦意志鬆懈停頓下來,成功的目標將會漂流得更遠。即使我們都看得見成功的目標,卻沒有人可以計算出成功的距離。
  • 準則來自自身對生命意義的思索與定調,如何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如何為人生的軌跡定下坐標,對自己從何處來,往何處去?要什麼,不要什麼?都有正確的看法。這樣的人生,即使不能名留青史,也容易顯現出非凡的特色。「心有準則」是擁有一個正的人生格調的一項很重要的因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