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張戎新書 顛覆西方對毛澤東評價

【大紀元10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電)著名旅英華裔女作家張戎最近出版新書「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指出如果毛澤東不造原子彈,中國就不會有三千八百萬人民死於饑荒。

部分西方媒體稱這個觀點「全部推翻對毛澤東的看法」。

張戎因一九九二年出版「鴻:三代中國女人」一書聞名。「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Mao:The UnknownStory)」是她與英國籍丈夫Jon Halliday合著的新書。

美國之音中文網站報導,此書採取的史料廣泛,其中相當部份來自俄羅斯的前蘇聯解密檔案史料。

在耗時十多年的寫作過程中,作者足跡遍及世界各地與中國有關的檔案館,並首次進入在中國文革運動中,北京唯一的盟友阿爾巴尼亞的檔案館。

採訪對象主要為與毛澤東接觸過的各國以及中國或台灣的政要、毛澤東家屬與部屬等。

報導表示,很多人雖同意毛澤東犯了許多錯誤,但談到中國今天的崛起與國際地位,大都認為是與毛澤東當年不惜一切代價發展原子彈、奠定中國國防工業基礎的戰略眼光有關。

張戎則認為,毛澤東雖是戰略家,卻是中國歷史進程中最惡劣的暴君。

她說,「如果沒有毛澤東,中共根本不可能上台。那麼毛掌權以後,到底應該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中國,用什麼來衡量中國是一個好的國家,是不是用原子彈來衡量?原子彈是在大饑荒時造的。如果用造原子彈的錢來養活老百姓,那麼三千八百萬中國人一個都不會餓死。」

中國在一九六四年首次成功試爆原子彈,而當時,中國許多農村正因「大躍進」等政策的失敗付出代價;專家相信,六零年代初期因缺糧而餓死的中國民眾達數千萬人。

張戎在書中並且透露,中共建政前,共軍長征部隊能順利抵達陝北,實際上是蔣介石為了從蘇聯手中要回兒子蔣經國,因此與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妥協,以放共軍一條生路做為交換。

據表示,這段歷史依據的資料主要來自俄羅斯檔案館、蔣介石的大量日記以及蔣經國自述等。

張戎說,考慮到中文讀者的興趣,明年出版的中文版將對這部份做更加詳細的敘述。

英文版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共八百餘頁,其中註釋佔一百五十多頁。據表示,這本書在德國已經發行六十多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