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當我門同在一起

新湖國小 生態保育親子體驗營

【大紀元1月27日訊】氣象局持續幾天的低溫預報,由原先僅有一點秋意的入冬季節,果真一下子就冷了起來,而且還下著微雨,即使這樣,這次活動大大小小的夥伴還是全員到齊遊興不減。

這次生態保育親子體驗研習是由行政院農委會及台北市立師院環境教育中心贊助,希望藉由假日學校親子共學活動,結合社區終身學習機制,提供學校師生、社區親子體會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進而將自然生態保育觀念推廣至學校與家庭生活中。

水靈靈:自來水博物館





位在台北公館附近的自來水博物館,總面積廣達七、八千坪,導覽員帶領我們認識水深約有兩層樓高的淨水場,是引自新店溪青潭堰的水,經過這裡淨化水池之沉澱、過濾等程序,目前供台北市中正、萬華、文山區居民大部分用水。

我們來到有著精巧的圓頂、拱門、弧形長廊、希臘式石柱的建築物內,認識台北水源地唧筒室。此建築主體是建於一九○八年的三級古蹟,最大特色是採新古典主義為主軸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造型華麗典雅,館內佇立的各種龐大的抽水設備機組展示,每一部機組設備皆代表自來水的演進歷程,不僅深具歷史意義,也蘊涵豐富人文價值。

有人問起唧筒室為什麼有那麼多方形窗戶?導覽員說窗戶的獨特設計,除了要增加室內採光與空氣流通外,亦兼具調節室內溫度作用。另外,從牆上標示的圖表文獻中,導覽員也介紹我們認識稱為「自來水館之父」的英國人威廉巴爾頓,有了他的來台協助與設計,使台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

此處還有多種設施:如水霧花園、花圃、水鄉庭園、步道區、管材雕塑區、輸配水器展示區等,還有適合夏季來玩的親水池,讓大家更能藉由觀水、親水、戲水來感受水的多樣風貌。

走出館外,雖然天空仍下著濛濛雨,有三、四對新人不畏風寒到此來拍攝婚紗照片,美麗的倩影,和著不知從哪兒傳來的西洋抒情老歌,為我們這次的活動增添許多歡樂愉悅的氣氛。

活生生:關渡自然公園

「關渡自然公園」位於淡水河和基隆河的交會處,河口交會的沼澤濕地,適合魚、蝦、蟹等生物的生長,生態豐富,自古以來,即是重要的候鳥棲息覓食之地。

公園全區合計約五十七公頃,分為主要設施區、保育核心區及戶外觀察區。導覽人員拿出各種不同種子讓大家指認,沿途不斷有小朋友快樂的驚呼聲:「賓果!」原來是小朋友憑著手中拿著的種子找到了正確的母樹,在導覽人員生動活潑的帶領下,我們認識了瓊崖海棠的葉子脈絡與一般的植物很不同,也看到了平常不曾注意的欖仁樹上結的果實;還有整棵都有毒的海檬果,開紫色小花、種子搖一搖會發出聲音的水黃皮;那棵不斷有一群鳥飛上飛下的樹,則是苦楝樹,果實雖然苦苦的,但卻是鳥類很好的食物之一。

經過貴子坑溪後,導覽人員藉著問答一起來認識水生植物,我們發現小朋友都好厲害,小小年紀就分得出漂浮型、沉水型或出水型水生植物。就在這時,有人還看到一隻肚子黃黃的、眼睛粗黑,好像戴著眼罩的蒙面俠的鳥,正孤立棲在另一端枯樹枝頭上,引起一陣驚呼,導覽人員告訴我們那是紅尾伯勞,請大家不要喧嘩,以免嚇跑牠。

緊接著我們還看到一群像小飛鏢的小羽燕在天上飛,一隻更大的伯勞則停在細竹梢上隨風飄動,水面上擅長潛水的小鷿鵜則正在潛水抓魚,老師還帶大家一起數數看牠沉下去的時間,吸引了不少圍觀的小朋友一起加入數數的行列。

到了親蟹平台區,由於假日人多吵雜,只看到地上一個個的小洞,卻沒有半隻螃蟹跑出來,讓大家有一點失望,導覽人員要大家安靜等候一下。一陣靜默之後,有一隻招潮蟹自洞口慢慢爬了出來,一隻醒目的大螯,讓我們認出牠是一隻雄蟹。可惜的是這次沒看到拜佛蟹,據說牠們早晚都會起來往同樣一個地方拜拜,而且揮舞雙螯拜拜的樣子很可愛,這次沒看到,只好期待下次的造訪了。

到自然中心,大家又在賞鳥眺望區以高倍數望遠鏡觀察園區生態,導覽人員調了一個五、六十隻紅鳩停在一棵枯樹上群集休息的壯觀畫面,以及蒼鷺、大白鷺、小水鴨群、候鳥給我們看;一邊向我們解說冬候鳥是由冰天雪地、沒食物可吃的西伯利亞,辛辛苦苦飛行三千公里來台濕地覓食禦寒,與來避暑的夏候鳥各有不同之處。





這次親子知性之旅,是一次身心靈與大自然美不勝收的體驗,回程行囊既豐富又充實。──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