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何清漣:歷史無情亦有情

--為紀念趙紫陽逝世而作

【大紀元1月21日訊】中國有句成語,叫做“蓋棺論定”,但這句話用於趙紫陽先生卻不合適,這倒不是說所有的人都在等候中國當局為他做個結論,送上一堆“偉大的……”之類的美謚,因為那類美謚於活人的待遇有用,但於真正的歷史評價卻無太大的關係。人們紀念趙紫陽,是因為他曾經開啟過的政治體制改革話題至今還未重新回到中國的政治生活中來。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現象:當人們擁有一件事物時,並不覺得這件事物有多珍貴,只有當失去它時,人們才會從對比當中感到失去的是多麼珍貴。當年趙紫陽先生在位時,人們因胡耀邦去職而憤懣難平,這種憤懣無法針對逼胡耀邦下台的鄧小平,於是都轉移到趙紫陽身上來,這也是趙紫陽至死都在背負的一個道德包袱。那段時期,人們還未感覺到趙紫陽於中國人民的珍貴,也不知道趙紫陽提出的以民主與法製作為主要內容的政治改革,在1989年“六四事件”以後,會與中國人民日行日遠,最後竟然變成言論禁區。

隨著繼趙任總書記的江、胡陸續登台,尤其是近兩年,中國的政治生態已經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黨務系統向左急轉,政務系統則向右轉,現任領導人表現出對毛時代統治方式(尤其是思想與意識形態控制)的迷戀,在解決社會矛盾與底層不斷的反抗活動時,則越來越表現出對政治暴力的偏好。直到此時,人們方才感到趙紫陽先生的可貴。

人們在對比中發現,在中共歷任總書記中,趙紫陽是唯一一位真懂經濟的國家領導人,在做封疆大吏時,他就以解決民生、舒解民困見長,“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里”就是當時兩句廣為傳頌的民謠。至今為止,對中國的改革,人們常會這樣總結:80年代的中國改革,是各階層普遍受益的階段,但很少有人指出,這一階段,正好是趙紫陽任國務院總理與中國共產黨總書記一職的時候。只有在中國陷入因權貴私有化而導致嚴重的貧富分化、並由此引發種種社會矛盾時,中國人才會想起中國的經濟改革迄今雖已長達26年,但只有胡、趙時期的改革才是追求廉政、均富、自由和平的理想主義改革,也只有在那一時期,民眾才真有改革的參與感。通過對比,人們才恍然悟出:趙紫陽的被迫下台,不僅標誌著他個人政治生命的終結,還標誌著理想主義改革在中國的終結。

也只有到了90年代末期社會矛盾進入高發期之後,人們發現中國當局越來越表現出對政治暴力的迷戀,動輒使用武警、軍隊等專政機器對付養育這些軍隊的“人民”(這時候“人民”已經變成了“擾亂社會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或“陰謀顛覆政府”的罪犯)。對比之下,人們才知道1989年趙紫陽先生在天安門廣場面對數以百萬計民眾的和平抗議,在明知鄧小平已經考慮使用軍隊鎮壓之時,還敢於提出“在民主與法制軌道上解決問題”的原則是何等難能可貴。雖然趙紫陽的這一建議與他本人的政治生命被鄧小平的強人之手碎為齏粉,但這一建議承載的政治智慧與道德勇氣卻歷久彌新,與歷史同在。

在為民間創造活動空間方面,趙紫陽也為知識界與工人做了許多事情。如今的中國,國安部正對中國的社會公共生活加強滲透,“陰謀顛覆政府罪”、“洩露國家機密罪”、“危害國家安全罪” 成了國家誣陷的常用手段。對比之下,人們自然會覺得當年趙紫陽先生尊重思想自由的作風是何等難能可貴。經歷過80年代中國改革的人士都知道,趙紫陽擅於策略地支持民主自由思想、對西方民主學說持開放姿態。1983年他與胡耀邦一起成功地抵制了“清除精神污染”,1987年他使“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破壞減低到最小限度。人們記得,趙紫陽在非常策略地盡快結束了“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之後,就迅速擴大新聞自由,使中國在經過80年代三次反自由化運動之後,還能出現一段寬鬆的輿論環境,使得中國的“新啟蒙”得以繼續。如今已經完全淪為弱勢群體的工人可能已經不知道,趙紫陽曾經創造過一次改變工人命運的機會,1988年年底趙將改革派中頗負盛名的朱厚澤推上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一職,並從根本上恢復了工會的本義:明確規定工會就是保護工人利益的,以後工人罷工,工會只許站到工人一邊,而絕不准和黨委、廠長站到一起。如果考慮到目前中國工人的社會經濟地位,以及在任何一輪利益博奕中中國工人這一社會群體都處於弱勢狀態,人們都會自然得出一個結論:如果當年趙紫陽的改革能夠繼續推進,今天的中國絕對不會是權貴們肆意掠奪公共財的天堂。

回憶起趙紫陽當年的作為,紀念趙紫陽的意義就遠遠超出紀念一位政治歷史人物的意義。因為在這位老人身上,體現的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歷史滄桑,還體現了中國政治在一個半世紀的現代化道路上所遭逢的艱難曲折與踣跌起伏。人們紀念這位曾經在政治民主化方面邁出第一步的共產黨領袖,為的是將政治體制改革這一話題重新引入中國的政治生活。

歷史無情,因為歷史往往並不將機會賜給那些試圖推動社會進步的人;但歷史也有情,因為歷史並不全是以成敗論英雄,經過時間的淘洗後,歷史有時還會記住那些真正能夠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的人物。

趙紫陽先生就是這樣一位人物。在中共黨史那林林總總的領袖人物中,他與胡耀邦兩人,將以富於人性的健康人格與“陽光形象”與他人有別。只此一點,就已經彌足珍貴。

──轉自《新世紀》(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