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休閑

吳哥失落之寺現已向全球開放

【大紀元8月28日訊】美通社-PR Newswire泰國曼谷電 位於柬埔寨的吳哥遺跡是建於9世紀至13世紀之間的一系列由巨石堆砌而成的廟宇,於19世紀60年代被法國探險家在叢林中重新發現,進而在上個世紀早期成為學者和冒險家的新寵。

然而,從17世紀中葉直至數年前,柬埔寨的政治動亂使得前往該地的人們都不得不冒著被“紅色高棉”(Khmer Rouge) 殺害或綁架為人質的危險。曼谷 Circle of Asia 旅行社總經理 Chankit Yongpiyakul 表示,神廟如今既安全又易到達。

距曼谷一個小時飛行航程的暹粒城 (Siem Reap) 有著各式各樣的賓館,從背包旅館到五星級酒店。城市仍然保留著其法國殖民時期的痕跡,郁郁蔥蔥的林蔭大道、悉心照料、極具魅力的建築以及一系列廣泛的法式食品。該城市距吳哥遺跡主址僅4英哩,是造訪吳哥三大公認寺廟吳哥窟 (Angkor Wat)、巴雍寺 (Bayon) 以及塔普倫寺 (Ta Phrom) 的理想出發點。

吳哥窟是佔地500英畝的巨大方形建築。該建築形式代表著印度教中宇宙的概念。中心象征著 Mount Meru(梅盧山),環繞的5座塔構成山的頂峰,主象徵著世界盡頭的山脈,護城河則是遠方無限的海洋。

然而使人印象至深的並不純粹是其規模。踏進吳哥,你會發現你僅僅是穿越了一層外,而後您會遇到有著400米長走廊的三個同中心房間的第一間,這裡遍佈著數以千計的浮雕。到中心部分就可進入內部聖地,即一座高200多米、形狀酷似巨大蓮花苞的中心塔。

一些學者表示,它的建造過多地損耗了高棉帝國 (Khmer Empire) 的資源以至於最終導致了該寺廟的衰敗。

與吳哥窟近在咫尺的是吳哥舊城,其曾經的規模和人口可與古羅馬相媲美。其中包括癩王臺 (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斗象臺 (Terrace of the Elephants) 以及巴雍寺。巴雍寺建於12世紀,寺內許多塔上有著200多個巨大的面部造像合眼向下凝視,這些面像據信是被奉為 Boddhisatva(佛祖)的神王 Jayavarman。

外上遍佈的雕刻是12世紀柬埔寨日常生活的生動寫照——既有豐收,也有戰爭。內部廟宇則是迷宮式的黑暗走廊。由於在這里長年居住的僧侶使用彎刀抵禦海灣叢林,吳哥窟才保存至今。而且其他

建築也曾經過修補,當19世紀探險家們發現塔普倫寺的時候,它與12世紀時一模一樣。

經歷數百年風雨,寺廟屋頂已經坍陷,樹根也穿破了長滿苔蘚的石。與荒涼的建築

遺跡相對照,大自然的風光在塔普倫寺展現得淋漓盡致。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