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欣賞 賣炭翁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氣: 6232
【字號】    
   標籤: tags: ,

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價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

【作者簡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樂天,是唐代有名的大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的詩語言通俗、明白流暢,在風格上自成一體(世稱“元白體”)。 他長於各種詩體,特別是敘事長詩,其中“長恨歌”和“琵琶行”是其代表作,對後世影響極大。

【字句淺釋】

解題:中唐時期,宦官專權,連宮中物資的採購權都抓了過去,名為“宮市”。本詩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揭露了“宮市”的本質,對專權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有力的鞭撻,並以其正義、感人的力量而成為唐詩中千百年來萬口傳誦的名篇。伐薪:砍柴。燒炭:用結實的木柴(通過不完全燃燒而)燒成木炭,供人們冬天取暖用。南山:即終南山。蒼蒼:頭髮蒼白。營:謀求。轍:車輪壓出的痕跡。敕:皇帝的命令或詔書。直:義同“值”,價值。

【全詩串講】

賣木炭的老頭啊,自己在終南山中砍柴來燒成木炭。
他那被煙火熏黑的臉上灰塵沾滿,兩鬢頭髮蒼白十根指頭漆黑一團。
賣了木炭得到的錢用來作什麼呢?那是身上衣服和口中食物的來源。

可憐老頭子身上正穿著單薄衣衫,怕木炭賣不起價錢反倒願意天寒。
昨晚下了大雪,城外積雪深一尺,今早駕著炭車,結冰路上留車跡。
拖車的牛困了人餓了太陽已老高,停車在都市南門外的泥中歇口氣。

兩匹馬兒翩翩飛馳而來,是誰啊?原來是穿著黃衣白衫的宮中官吏。
他們手拿文書口稱是皇上的命令,牽著牛吆喝著掉轉車頭向北駛去。
滿滿一車木炭,足有一千多斤啊,宮中使者把車趕走,哪管你痛惜!
他們把半匹紅紗和一丈長的綾綢,掛在牛頭上就充當一車炭的價值!

【言外之意】

已經是白髮蒼蒼的老頭了,還要親自到山裡去砍柴來燒木炭,其艱苦是可想而知的。嚴冬的天氣,自己身上衣服單薄,難以御寒,卻希望天氣再冷些、再冷些,因為那樣木炭或許可以賣個更好的價錢!老天爺讓他如願了:一夜晚就下了一尺深的大雪。當他一大早就趕著牛車在結冰的路上顛簸著緩行時,他的心中該懷著多大的希望啊!親手燒出一窯一窯的上好木炭,一年的衣食就指望著這一車木炭了。

可是,就當他從清晨走到中午,好不容易把一車木炭運到都城南門外的集市時,卻從天而降似的來了兩個皇宮中派來“宮市”的使者,轉眼間就把一車木炭強行運入宮中去了。他們象徵性的把半匹紅紗一丈綾掛在牛頭上算作買炭錢,就把可憐的老頭子打發回去了。老頭子想些什麼、說些什麼,詩人沒有說。但有一點很明白:老頭子拿著那半匹紅紗一丈綾是沒法度過一年的苦日子的!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價願天寒”,至今讀來還催人淚下。它把詩人關心人民疾苦、為民振臂一呼的慈心善念傳達給了一千多年來讀到此詩的每一個讀者。正是作者的慈心善念,賦予了此詩強盛的生命力,使它在一千多年後仍然被人們閱讀著、傳誦著。

看到人民的疾苦便心中不忍,甚至因此而產生自責和內疚,這是大詩人白居易不同於其他詩人的顯著特點。他把對人民疾苦的關懷、同情,對造成這種疾苦的人和社會因素的義憤寫入自己的詩中,使他自己成為歷史上諷喻詩寫得最多最好的偉大詩人。至於他晚年潛心修佛,生活上處處克儉,只不過是他心路歷程的一個自然歸宿罷了。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北縣政府今天在溫馨母親節前夕,表揚全縣三十六位模範母親,由副縣長曾參寶頒贈匾額,模範母親的家屬們獻花表達感激,現場充滿感人氣氛。表揚大會由臺北縣私立學詮托兒所動感舞蹈「西班牙風情」揭開序幕,隨後育群托兒所以雙聲調國、台語唐詩吟頌「池上」、「遊子吟」,學詮托兒所表演「跳躍的鼓」,小朋友們表演精彩,活絡大會氣氛。
  • 上面這首詩歌,乃是大唐詩人劉禹錫的作品。他在詩歌裡說,中國南京地處險要,有長江作為天然屏障,易守難攻,無數英雄在此成就大業。而這些英雄,又在此紛紛凋零,只留下寂寞的潮水,日日拍打岸上的石頭。若將這首詩用於太平天國,則是恰當不過的。
  • 天地萬物皆有神,“萬物有靈”論在歷史上曾經是普遍接受的常識。古人心地坦誠,與大自然有更高程度的交流和溝通,能直接感受到天地萬物良性信息,並與之分享自己內心的思想感情。這才是古人托物言志、寄意抒情一類詩詞的本質。當今許多人善惡不分,心多蔽障,與大自然和環境就沒有聯繫和交流了,甚至人與人之間也都難於互相理解。這種心的相互隔離是當今社會層出不窮的矛盾和社會問題的根源。
  • 李白知道朋友是入川去追求功名富貴的,因而臨別意味深長地告誡他:個人的官爵地位是命中的安排、早有定局,用不著去問像嚴君平那樣的善於卜卦的人。
  •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此詩是白居易對自己前半生經歷的反思;那種徹悟後的淡泊名利,反躬自省的心態。人生的歷程,在學習和經歷中成長,通過讀聖賢書,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處世理念,以期做得更正更好。
  • 以暮春為題材的詩古來有很多人寫,如何切入是關鍵。楊花為什麼能獨得東風意呢?因為它身輕啊!它沒有那麼多執著和負擔,沒有那麼多牽掛;所以春風(東風)就能帶著它們飛呀飛,它們如雪花飛舞,向著晴空向著陽光飛行,再也不回來了。
  •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其實,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所謂的「不如意」才是關鍵。杜甫通過觀賞春天的美景,與春光做了個約定;「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如果到哪裡都有美麗的春光陪伴,那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 隱居獨修之人,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寂寞」,如果不能克服並去掉它,就無法隱居,也達不到修煉的效果。所以我們來看一看,王維是如何排遣這種「寂寞」之情。當「寂寞」難耐之時,就走出房間,「蒼茫對落暉」。雖然是「人訪蓽門稀」,但作者卻認為自己有松、鶴為鄰(鶴巢松樹遍)。
  • 「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其中的「(仙)鶴」借指賀知章。言外之意是說,您將來在仙界中自在逍遙,什麼時候能飛回來紅塵探望我們啊?因為宴會有皇帝在場,賀知章又是四朝元老的前輩,所以李白這首詩用詞用典都恰到好處。
  • 五月薰風送暖,現代母親節康乃馨當令,回想古代中國的兒女們送什麼花給母親忘憂呢?親子深情是歲月摧殘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詩心。一起來看古代詩人孟郊和王冕獻給母親的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