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透視:應對「毒字號」食品

【大紀元6月14日訊】(BBC中國事務特約撰稿人江迅)俗話說﹕民以食爲先。如今,還應加上一句﹕食以淨爲先。

上周,與一幫港臺記者去寧波采訪,在四星級酒店餐桌上,記者見紅得有點「異樣」的蝦米,搖搖頭,不吃;見到白得有點「異樣」的粉絲,搖搖頭,不吃;見到綠得有點「異樣」的菜幹,也搖搖頭,不吃。他們都是被大陸各地頻發的有毒有害食品大案攪得草木皆兵了。

上月的一個周末,從廣州來香港的好友徐清夫婦倆「自由行」到香港大肆採購,臨走時見到他們的戰利品﹕三隻大行李箱全是食品,從真空包裝的到罐頭的,從奶粉到魚乾。徐清說內地假貨多,有毒的食品多,分不清什麽有毒什麽沒毒,在香港購買,放心。八十年代,香港人返大陸探親訪友,帶食品是送禮之一,而九十年代來,很少再有人從香港帶食品去大陸了。不過,這十年不見的情形如今重現了。

「五毒俱全」

今天的中國大陸,劣質豆奶導致一批學生中毒,安徽阜陽僞劣奶粉危害不少嬰兒健康,貴陽出現有毒奶粉,廣州工業酒精勾兌白酒使飲用者命歸黃泉,京津地區「假紅心土鶏蛋」,香河3911毒韭菜,氨水龍口粉絲,安徽池州毒大米……被媒體揭露的「毒」字號食品還有﹕以石蠟作凝固劑的火鍋底料,使用瘦肉精增瘦的猪肉,用甲醇泡制的水發食品,毒大米、毒火腿、毒肉鬆、毒米粉、毒醬油……食品質量問題接二連三浮出水面。

中國的食品衛生狀况十分令人擔憂

日前看中央電視臺,又一連看到兩件有毒食品事件。《生活》欄目記者前往廣東臺山市城北市場,這裏的「廣海鹹魚」醇香味美。但有的鹹魚總有蒼蠅光顧,有的連小蟲也不願靠近。攤主解釋,不招蒼蠅的鹹魚,是因爲放了農藥。記者來到廣海鎮枉龍村,發現腌制好的鹹魚,最後都要在「敵敵畏」藥水中浸泡,而後再曬乾,就直接裝箱,這樣做鹹魚已經十多年,鹹魚的銷量頗好,每天能賣幾百箱,二千多公斤。

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記者,在海南海口市找到一家沒有廠名的椰果廠,該廠産量在當地同行業中屬較大的,每月椰果産量三百噸。記者發現,椰果片浸泡出的椰果汁水,都注入用于造紙業和紡織業起漂泊作用的「過氧化氫(即雙氧水)」,廠裏的工人從來不敢吃自己生産的椰果。

追問聲聲

中國人的餐桌是危險的餐桌。如今,消費者的食品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爲發生了變化。上海明略市場策劃咨詢有限公司對七城市的一項調查表明,76%受訪者重視食品的質量安全,24%受訪者不放心目前的食品安全。由于口蹄疫、瘋牛病、禽流感等疫情,都與肉禽類食品有關,市民大多减少對肉禽食品選購比例,市民放心選購的食品中,蔬菜和水果的提及率有較大提高。受訪者放心選購食品的場所是超級市場和大賣場,中選率32%,市民認爲超市和大賣場食品安全會控制得好些,其次是食品商店,中選率22%,而後是便利店,最後是菜市場。

今天的中國人都在追問,熟食是否真如它所稱的那麽新鮮?製作這塊豆腐的水是否潔淨?這只月餅的餡料是去年的嗎?這袋奶粉含有哪些成分?追問,不斷追問。中國人在餐桌上原本就大聲喧嘩,如今危險的餐桌上,更添陣陣追問聲。

有毒有害食品往往是經過媒體曝光後,有關政府執法部門才「雷厲風行」而四處查辦,令人不解的是,何以專業執法者不能在記者之前發現問題呢?

今天的處罰,對生産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主要責任人,無疑太「溫柔」了。對膽敢以假冒僞劣産品謀財害命者,就應該令他「丟財償命」。當然,這還不能消除公衆對食品安全和對政府行政能力的疑慮,還應追究監管不力的瀆職者,追究不能「保一方平安」的主要領導者的責任。否則,製造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勢頭根本無法遏制。(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