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吳南石:莫非「和氏玉」的悲劇真會重演?

——再談中國科技知識產權現狀

【大紀元5月20日訊】一個多月前,就中國科技領域知識產權的現狀,我曾發過一番感慨。本不想再說甚麼的,近來看到幾則消息,特別是讀到強國論壇上林茂森先生發表的公開信後,感觸頗多,忍不住,還得說。

先說說那幾條消息。

上海新聞晨報報導,聯合國公佈的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約二十個城市中,十六個在中國。報導還說,多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對資源、能源的高消耗上,中國單位GDP的資源消耗遠遠高於世界平均值;與發達國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專家分析,中國要實現二○二○年GDP翻兩番的經濟發展目標,又要保持現有的環境品質,資源生產率必須提高四到五倍,如果進一步想明顯改善環境品質,資源和生產效率必須提高八到十倍。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國的傳統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必須堅定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走迴圈經濟發展道路。

經濟參考報報導,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組織專家,對黃河水污染危害進行量化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黃河水污染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約115億至156億元人民幣。其中,因水污染導致工業用水成本增高、產品質量下降帶來的損失約23億至32億元。因水污染造成農作物品質下降,一些農田水利設施報廢,給農業造成的損失每年最高已達33億元。因水污染造成的人體健康損失達22億至27億元。因水污染帶來的水資源價值損失、城鎮供水損失、水利工程損失,處理污水的市政額外投資,每年總損失近60億元。

新華社報導:2003年年底,歷史第一次,黃河源頭的鄂陵湖出水口斷流了!另據解放日報報導,黃河源頭破天荒的「歷史上第一次斷流」,愣把投產不到兩年的電站給廢了。

二○○一年國家投資億元,在鄂陵湖下游八公里處建起年裝機容量二千五百千瓦的「黃河源水電站」,結束了瑪多縣的無電史。現電站大壩裡的水比正常發電最低水位還低近五米、因缺水斷流,愣把電站給廢了。今年一月起瑪多縣又退回到夜夜燭光。(縣水務局的)扎西局長苦笑說,因為沒電,縣裡大小官員們的手機,只好用飯店裡的柴油發電機充電。

美國之音報導,世界市場上的石油價格目前已經超過每桶41美元,達到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導致油價爆漲以來的最高點。美國的汽油價格更是不斷攀昇,平均價格已經超過兩美元一加侖。面對這種情況,美國各界提議發展替代能源的呼聲越來越高。許多專家建議以氫能源來取代石油,希望建構一個氫能經濟的未來。

這些消息,都是有關能源環保問題的。的確,能源、環保、淡水資源的危機困擾著當今人類世界,已是毋庸置疑的了。這三大危機加上糧食危機,構成了人類生存危機。無庸諱言,在這些方面,中國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

陷入如此困境,人類如何掙脫?

讓我們好好看看林先生的信吧!

林先生在信中明確提出了根除人類生存危機的技術途徑,真乃石破天驚,或曰驚世駭俗!一個科研工作者的悲愴、焦慮、執著、赤誠之心,在信中溢於言表,令人唏噓。他的信告訴人們,能源危機解決有望。水就是能源,不論是淡水、海水、苦水,還是污水,都是能源,而且是廉價的能源,因為他們研製的技術產品不但解決了從水中廉價獲取氫能的世界難題,還使得氫電聯產可靈活成為固定式和移動式的終端利用產品。他還指出,人類利用一次能源時的轉換方式是導致環境生態日益惡化的主要根源,如今,改變能源轉換方式的技術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人類終於可以徹底擺脫使用能源卻同時製造污染的困擾了。他還提到了如何應用冷能——這個目前世界上還無人涉及的新的潔淨能源領域,以及他們研製成功的實用新型的冷能應用技術產品。令人振奮的是,這些技術並不僅僅是理論探索,而且已是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成功的成果。

甚麼是利於人類發展的科技?甚麼是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的創新?甚麼是蘊含著巨大財富的知識產權?林茂森先生這些獲得了4A級「PCT」資格的發明,當之無愧。

如果從自十八世紀資本主義工業革命以來能源結構的幾次變革,更能看清楚林先生這些專利技術的重要意義。

一百三十四年前,儒勒.凡爾納在他的科學幻想小說《神秘島》中寫道:「我相信總會有一天可以用水來作燃料,組成水的氫和氧可以單獨地或合在一起來使用。這將為熱和光提供無限的來源,所供給光和熱的能量是煤炭所無法達到的。所以我相信,一旦煤礦枯竭了,我們將會用水來供熱和取暖。水將是未來的煤炭。」

在凡爾納向人類講述他的夢想時,瓦特的蒸汽機已經問世一百零四年了。此後僅僅過了二十餘年,上個世紀初內燃機的發明,揭開了人類的能源結構第二次大變革的序幕,石油成了二十世紀能源的主角。但是,兩次能源結構變革卻導致了環境生態的極大危機,化石燃料的大量開採和使用所產生的溫室效應改變了地球的氣候,為獲取動力、電力、熱力而進行的燃燒所排放的微細粉塵、酸性氣體和廢渣惡化了生態環境;而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可采量的日漸枯竭,加上開採、運輸成本的上升和供應安全等因素,人類不得不開始開發新的潔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取代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體系。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起,能源結構的第三次大變革應運而生。凡爾納的夢想再次有可能變為現實,在多種潔淨的或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陽能、原子能、地熱能、潮汐能、水勢能、風能、氫能等)之中,氫能贏得了人們的青睞,水由此將成為二十一世紀能源舞台的主角。

兩年半之前,美國國家氫能前景會議提出:「未來的氫經濟中——美國將擁有安全、清潔以及繁榮的氫能產業。美國消費者將像現在獲取汽油、天然氣或電力那樣,方便地獲取氫能。氫能的製備將是潔淨的,沒有溫室氣體排放的。氫能將以安全的方式輸送。美國的商業和消費者將氫作為能源的選擇之一。美國的氫能產業將提供全球領先的設備、產品和服務。」

中國對氫能的開發利用也是緊鑼密鼓,由於從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中制取氫氣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所以加快了從非化石燃料中制取氫氣,特別是電解水制氫的規模化生產的步伐,近年來,科研的重點是用太陽能作為電解水制氫的能量,以降低制氫電耗成本。

看來,凡爾納的百年之夢變成現實指日可待了。

但是,新能源的開發與發展的現實並不樂觀。以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為主體一次能源,在新世紀的世界能源結構中仍然佔據著最大的份額。比如,中國的能源結構中,煤就佔了百分之七十。

氫能,這個已經被納入許多發達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中的潔淨的可再生能源,由於屬於二次能源,只能由其他能源進行轉化來獲得,至今仍因製備技術成本昂貴,而無法取得有市場價值的產品。也就是說,氫能開發利用的首要問題——廉價的氫源至今無法獲得。

此外,氫能分配以及氫能利用等方面,也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在去年的第二屆國際氫能論壇上,專家們仍然認為,迄今為止,無論從光解、熱解、電解或微生物分解製備的氫能都不具備市場競爭力。

從第二屆國際氫能論壇的上述判斷,不難看出,林先生的發明專利對於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第三次能源結構大變革的實現,具有何等重大的價值!它無需消耗化石能源、無需耗電,就可以獲取廉價的氫能;它在處理污水或淡化海水的同時,還能提供發電動力,實現了氫電聯產;它集氫能的製備、分配、利用於一體,解決了氫能生產運輸儲備的問題;它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靈活製造各種規格的固定式或移動式的終端利用產品;它的造價,就性價比而言又是最低的……

從知識產權的角度來說,林先生這些世界首創的「PCT」技術,所具有的價值確實是目前難以估量的。不過,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微軟的「視窗」操作系統和「辦公室」軟件的版權所創造的利潤,不是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具有世界市場的高新技術所能演繹的權益景觀嗎?更何況林先生這些能解決迫在眉睫的人類生存危機的技術呢?!

遺憾的是,林先生的這封公開信,發表十多天了,似乎仍然沒有引起國家決策者的關注,也沒有引起政府科技部門或投資者的關注。難道這種結果就是中國科技領域知識產權現狀的最新註腳嗎?在強調科學發展觀的今天,在強調堅持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在能源、環保、淡水資源危機重重的今天,在渴望著中國和平崛起的今天,林茂森先生的呼籲卻顯得那麼微不足道!莫非,真如林先生信中所言,「和氏玉」的悲劇要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重新上演麼?!

我覺得,這是所有的中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吳南石2004年5月20日

附:

林茂森:根本解決能源和環保危機最佳技術途徑——致國務院總理的公開信

尊敬的溫總理:

您好:這是我代表大連華慧科技開發中心全體員工,第二次通過人民網強國論壇,向您發出的信。我從事科研工作二十多年,深知在中國尤其是在民間搞科研的艱辛,但是寫這封信,並不是為了訴苦,而是想就如何解決一些重大問題,發出自己微弱的聲音。之所以要以上網公開的形式,是因為我不知道怎樣才能讓您看到這封信。如果有誰認為,中國面臨能源和環保危機是杞人憂天,他可以不必浪費時間閱讀這篇文字;如果有誰認為,中國人的科技發明不可能解決能源和環保危機,他也可以不必浪費時間閱讀這篇文字。但我懇切地希望,您能夠花些時間讀一讀這篇文字。雖然,目前我國的原煤年產量十五億噸,原油年產量一點六億噸,年發電量一點八萬億千瓦小時,但是,能源危機或者說是能源短缺,已經嚴重地制約了中國經濟的正常發展,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當我國的人均能耗水平還僅為美國的八分之一時,能耗總量就已躍居世界第二,同時還成了能源污染物排放總量世界第二的國家。今天的中國,不僅子孫後代的生存資源被透支,而且子孫後代的生存空間正在難以遏止的不斷萎縮!

問題的嚴重性更在於,面對著能源短缺和安全的挑戰,面對著進口量已佔原油消耗量三分之一並逐年大幅增加的狀況,面對著已經引進了十多年但仍然處於示範階段的潔淨煤發電技術,面對著發電量小而成本單價高且技術遠遠落後於國外的風力發電,面對著耗資動輒數百上千億元十年八年才能投產而且充滿生態環境隱患的水電工程,我們的能源對策、規劃和發展戰略顯得那麼被動,竟然沒有多少由國家扶持的中國人自主研究開發的重大的新能源技術!更缺乏從根本解決能源和環保危機的創新性的高新科技!當法國人在上個月關閉了最後一個煤礦礦井時,當德國人制定並實施三十年內淘汰核電的規劃時,當美國人為了恢復生態環境而逐步拆除一些大型水電設施時,當世界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各國都十分重視開發和保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品牌時,難道不應該檢討一下我國的能源對策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嗎?一個主要靠引進、追蹤國外技術為基礎的能源對策,是否注定了我國的能源領域無法擺脫落後的命運?

提出問題固然容易,關鍵是要有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正是我寫信的目的。我們認為,從根本上能徹底解決能源、環保危機的技術途徑,是「華慧人」——大連華慧科技開發中心——歷經十數年努力研發出來已獲得中國專利和國際專利申請優先權(PCT)的三項重大技術。這些項目是:一、「蒸餾發電裝置」(中國專利號:ZL02205091.4;國際專利的PCT號:PCT/CN03/00200)。二、「溫差冷凝制水供熱空調發電裝置」(中國專利號:ZL022057838;國際專利的PCT號:PCT/CN03/00163)。三、「高效儲熱高溫裂解有機物垃圾裝置」(中國專利號:Zl022334025;國際專利的PCT號:PCT/CN03/00317)。為甚麼說這些技術項目可以徹底解決能源和環保危機?因為這些上述項目已在新能源領域研究中實現了重大突破,並獲得了實際應用的重要成果。

限於篇幅,這裡僅能簡要介紹。一、蒸餾發電裝置——「大自然循環」的啟示與「閉路循環」理論大家都熟悉水的三種自然形態:液態、固態和氣態,也都知道「黃河之水天上來」,天上的水是怎麼來的呢?現代科學的解釋為:是太陽光照產生的熱能使地表水分汽化,由於「熱很容易向上傳導」(根據該現象總結出「卡諾循環」理論至今是現代熱工學的理論基礎。見附圖:1)的特性使水受熱氣化後蒸發上升,在高空遇冷而凝結成「固態水」——冰或雪,降回地面(雨則是下降的「固態水」與上升的「汽態水」磨擦吸熱融化成的「液態水」),從而形成「三態水」的「大自然閉路循環」。但是,這種解釋卻沒說明白「大自然循環」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在環境溫度中,物體和水體表層水分為甚麼會被汽化?僅僅是由於「熱很容易向上傳導」的因素在起作用嗎?不是!肯定不是!那麼還有甚麼原因呢?如果用「反向思維」認真地思索,就會發現另外一種截然相反、至今被世人忽視的自然現象——「熱很難向下傳導」。甚麼是「熱很難向下傳導」的自然現象呢?人們夏季在江、河、湖、海中游泳時,都會感覺到水面溫度舒適而水下溫度很涼,這種溫差就是「熱很難向下傳導」的自然現象造成的。而「熱很難向下傳導」的因素對於在環境溫度中物體和水體表層水分的汽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更完整的解釋應該是:「大自然閉路循環」是由太陽熱能,使「三態水」在「熱很難向下傳導」和「熱很容易向上傳導」這兩種自然現象因素中交替變換,三位一體共同作用下進行的結果。「華慧人」根據這一發現所揭示的「閉路循環」原理(見附圖:2),成功研製了「蒸餾發電裝置」(見附圖:3)。這種「蒸餾發電裝置」,充分體現了「熱很難向下傳導」的特點,完全打破了傳統的能量轉換方式(「卡諾循環」)的燃燒供熱技術,徹底地革除了使用化石能源時必然排放污染物的弊端,將終結亙古以來能量轉換與產生污染相伴的歷史。這種「蒸餾發電裝置」,可以將污水蒸餾淨化後循環使用,可以將污水中可用資源回收再利用,可以發電;其發電成本比煤電低得多。如果用來取代火力發電廠的鍋爐,既節煤又節水(無須冷卻系統,要知道,我國火力發電的冷卻用水量佔了全國工業用水總量的四分之一),還淘汰了煙囪。該裝置的規格可根據用戶需要靈活確定,如可按某個排污企業或居民區的污水排放量和所需電力,統籌設計製造安裝;該裝置只需一次啟動電力,運轉時無須消耗一次能源,運行成本極低;因此,回報率極高,無論多大投資,單就電費和資源的回收、水的循環利用,就可在半年內收回總投資,其後每年可創利稅十分可觀。更重要的是,它使得人類得以從源頭根除污染,還江、河、湖、海潔淨的本來面目。

二、「閉路冷循環」——溫差冷凝制水供熱空調發電裝置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冷」的利用只限於冷藏和冷凍及低溫製作各種液態氣體。幾乎沒有多少人去研究開發利用「冷能」這一安全、環保的能源。造成這種「冷能」研究冷門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們難以擺脫固有的思維定勢,沉溺於熟視無睹的現象之中而不思創新。通常,人們都認可熱交換中「卡諾循環」的能量轉換理論——「人為地製造一個高溫熱源,以環境溫度為低溫熱源,由下至上的進行溫差壓差交換」,然而,「華慧人」在科研實踐中用「反向思維」發現並總結了:以「環境溫度」為「高溫熱源」,人為地製造一個「低溫熱源」,由上至下的進行溫差壓差交換——這一新的「閉路冷循環」能量轉換理論。「華慧人」根據該理論成功研製的以冷能為動力的「溫差冷凝制水供熱空調發電裝置」(見附圖:4),開啟了為人類應用冷能這一新能源的大門。溫差冷凝制水供熱空調發電裝置運行時無需耗費任何化石能源,它用途廣泛並可根據用戶需要製造不同規格和能量的產品,它可以確保人類在任何環境下(包括在嚴寒的極地或者乾旱的沙漠)輕鬆獲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水、電、冷、熱;可以取代汽車、火車、輪船、潛艇、飛機、飛船等各種交通運載工具的動力裝置並提供水源,可以取代人類夢想將要成真的燃氫電池技術以及正在使用的核能、太陽能、水勢能、磁能、風能和現有的熱能技術。就產品的性價比而言,該裝置比其他具有同類功能的技術產品的造價至少降低30%。

三、「高效儲熱高溫裂解污水有機物垃圾裝置」——液態水轉換成氫氧離子的技術產品。眾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地球表面70%是水;由氫和氧組成的水(H2O),如果將其從常態(液態、固態、氣態)轉變為「等離子態」(水的第四種狀態),就是最為潔淨、取之不盡的能源。但迄今為止,人們只能用電解的方式將水轉換為氫氧離子,由此獲得的能源成本昂貴而不具實用價值;人們望洋興歎,水做能源成了一個難圓之夢。近些年,人類正在耗費巨資研製燃氫電池技術,但若是沒有廉價的氫,仍是電解氫的話,這種研究又有多少應用價值呢?十多年前,在眾多國人被「水變油」技術搞得暈頭轉向之時,「華慧人」就已經研究出用「高溫裂解」方式、輕而易舉地廉價地將水轉換為氫氧離子的技術,解決了人們夢寐以求的世界難題。在「華慧人」的科技創新取得成功之前,「氫氧離子氣體」被以「卡諾循環」為基礎理論的熱工學理論斷定為「不可能實現的理想氣體」。「華慧人」的科研實踐突破了這個禁區,在高溫裂解裝置中,當升溫至1000攝氏度時,將常溫水壓入裝置內,水在瞬間汽化為水蒸汽→飽和蒸汽→干餾蒸汽(水分子鏈被拉開而成為「理想氣體」)——「氫氧離子氣體」,在裝置內持續不斷地進行無數次的化合、裂解並釋放大量熱能,而後以水的第四種形態——「氫氧離子態」——從裝置出口噴出(噴出的氫氧離子氣體仍為常溫,用微量明火伴燃即可燃燒)。由於水在經過裝置的過程中,是常溫入、出,沒有將裝置內的熱量帶出去,所以稱之為「無能耗」。這種無能耗高溫裂解水的技術,對於取代成本昂貴的電解水的技術,實現人類獲取廉價氫能的夢想,無疑奠定了更為紮實的基礎。如果將離子氣體分離低溫液化,將可解決燃氫電池的能源供給(見附圖:5)。我們研製的小型、中型「高溫裂解」裝置,不僅成功地將污水和有機物垃圾裂解為氫氧離子氣體和其他可燃氣體,還能在無煙囪、無有害氣體排放的條件下,回收工業廢物中的各種貴重金屬如汞、銀及固態二氧化碳、液態二氧化硫或其它化工原料等;裝置運行時還能帶動發電機組工作或供熱。現在,這項技術已發展到第三代,是安全、可靠、可信的技術,依據此技術研製的實用新型的「高效儲熱高溫裂解有機物垃圾裝置」,可以在處理污水有機物垃圾或者淡化海水(苦水)的同時進行發電和供熱,又可將回收的二氧化碳在農業大棚內二次利用,促進生態良性循環,減少農藥、化肥的用量,使農產品真正成為綠色食物。而將二氧化硫回收既可為化工提供原料,又徹底清除了酸雨公害之源。假如用該裝置取代進口的造價昂貴的潔淨煤技術,將無能耗的獲得潔淨的可燃氣體。該裝置的造價僅是當今所有治污技術產品的三分之一;投產運行半年即可回收投資成本,且每年可獲與投資額相等的回報。可以預期,該項目的普遍應用將使煙囪在地球上永遠消失。

「華慧人」推出的這些技術,使人們有理由確信:地球任何地方都不應該缺水、缺電,都不應該被污水、垃圾困擾,當代人類完全可以做到不犧牲子孫後代的利益而享有幸福美好的生活。如果得到國家決策者的瞭解和扶持,並將之納入能源、環保和科技發展戰略和規劃,那麼,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將有了更為現實的技術保障,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當中的中華民族,將為全人類做出更多的貢獻。「華慧人」這些說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技術,決非天方夜譚,這是尊重科學,尊重大自然循環規律,勇於創新、探索和衝破舊觀念的束縛,善於總結經驗,經過數百上千次科學實驗失敗而取得的必然成果。所以,我們敢於將這些成果公之於世(申請「PCT」即意味著向全世界公佈技術資料),這三項專利在2003年9月獲得國際專利申請組織評定為4A級的「PCT」資格,證明了它們在世界上首創性的獨特的技術地位。據瞭解,類似資格的專利技術在中國並不多見。而且,研究這些關乎國計民生、造福全人類的項目,我們至今沒花國家的一分錢,數百萬元的研究經費都是靠民間合作自籌資金解決的,我們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

在取得這些科研成果並將之公佈的今天,我們不會忘記多年來默默支持熱情幫助我們的那些可敬的人。我們不會忘記原中科院數理化所總工蘇貴升教授和原國防科工委辦公室戴主任的大力支持。1996年在蘇貴升教授的直接幫助下,大連市科委召開了「新能源」(冷能發電)技術的研討會(見附件:3、4),與會者有大連工學院熱工系的於洪志教授、大連海運學院熱工系主任詹宗勉教授、大連輕工學院熱工系主任馮玉彪教授、大連市科技開發中心主任相毓增教授和王德良等專家學者;對於冷能發電技術,專家們給予了很高評價,希望能有所突破發展,並將研討會文件形成向國家科委申報的文件。蘇教授還介紹我與國家科委高新技術司林泉司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會長張存浩、中科院低溫所所長洪朝生、及清華大學熱工系、北京航空大學的專家、領導見面和匯報有關情況。我們不會忘記與樊永興教授「不打不相識」軼事。畢業於哈軍工航天熱工系、曾任鄒家華同志科技秘書的樊教授,2001年9月剛接觸我們的技術時,認為那是偽科學,後來經過認真的探討、切磋並實際觀看了試驗情況後,他理解並肯定了我們的高溫裂解氫氧離子技術的可行性;他親自帶著我們研製的小型高溫裂解裝置到清華大學,向熱工系陸主任推介並將裝置點燃運行讓他觀看。我們不會忘記在去年的「非典」時期,70多歲的退休老教授羅國定先生,用自己的退休金,幫我們支付了10000多元的國際專利申請費用;並且還還積極地將這些申請了「PCT」的項目,推薦給他的女兒羅偉麗——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熱工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並兼任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羅偉麗教授與我們經過60多天每天兩個多小時的研討後,理解、認可了「閉路循環」理論,並將我們的技術資料翻譯成英文提交佛州大學專家委員會,去年七月通過了審核論證(因我們謝絕了校方提出的共同在美國申請專利的要求,故沒有與該校合作成。令人欣慰的是,這些技術首次獲得國外的權威論證與確認)。

我們深知科技創新的道路沒有坦途,在從事科研攻關的這十多二十年裡,對於那些冷嘲熱諷、詆譭攻訐,我們已經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雖然我們鄙視那些因循守舊而又妄自尊大、不願尊重事實而又唯恐失去知識優勢的人,但我們不會因為這類無知自大、故步自封和自以為是的譏諷而停止科學探索的步伐。試想一下,連羅偉麗女士、樊永興先生那樣的熱工物理專家,也都是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質疑、探討,才能理解和認可地科研成果,我們怎麼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具有蘇貴升教授、戴主任等人一樣眼界和胸懷呢?!

這些年來,特別是這些技術獲得國家專利和「PCT」資格近兩年以來,我們也有許多遺憾與困惑,我們難以理解,為甚麼這些利國利民、世界領先的重大技術,在國內竟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難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科技項目,真的多到了令人無暇顧及的程度了嗎?而與此相反,去年我第一次出國去美國考察,辦理簽證時,簽證官員得知我是「PCT」項目的持有者後,十分痛快地給了我一個六個月多次往返的簽證,並熱情表示「美利堅合眾國永遠歡迎你和你的全家」。這種對比鮮明的對待科技項目和科技人才截然不同的現象,是否揭示了中美兩國科技發展水平差距的原因之一,的確令人深思。

現在,由於上述的三項「PCT」技術資料已經向全球公開了,因此,如果我們不能在今年七月份之前辦理有關手續,那麼,到九月份專利權保護期限屆滿,這些凝聚我們多年心血的發明創造就喪失了應有的知識產權,世界各國就可以無償使用這些技術。倘若出現這種令人痛心的結果,應該說,它不僅僅是專利發明者個人或企業的損失,它更是我們國家的知識產權的損失,畢竟這是一筆目前難以估量其價值的財富,是應該屬於中華民族的智慧財產。在國家利益就將受到巨大損失之際,作為項目的持有者,我們心急如焚,卻又力不從心,我們目前的經濟能力,對於支付辦理有關手續的費用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我們也多方尋找過投資者及合作者,但在目前以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尋求項目的眾多「投資者」中,具有前瞻性戰略眼光的,猶如鳳毛麟角,或者是與我們失之交臂。我國的風險投資機制,也無法幫助我們化解燃眉之急!情急之中,我們甚至有一種負罪感,懷疑自己申請「PCT」是否正確!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向總理您提出請求支持幫助的呼籲了!我們的要求很簡單,我們用包括三項「PCT」技術在內的自己全部的專利權為無形資產做抵押,由政府發放一年期的高科技貸款1000萬元人民幣;如我中心的項目不能實現,不但所有專利和PCT全部歸政府,並願同時接受法律的制裁。

尊敬的總理,給您寫信求助,相信您對此事不會坐視不管,相信您清楚此事對國家對民族的發展所具有的意義。我們認為,「和氏玉」的悲劇不會在21世紀的中國重演,我們希望千呼萬喚的科技之春,在2004年的春天降臨!

此致春祺!

大連華慧科技卡發中心林茂森

2004年5月1日

聯繫方式:電話:010-87678436E-mail:bjhh2007@yahoo.com.cn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