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健保10年 變調中尋找變革

【大紀元3月7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魏怡嘉、羅碧、何天立、洪素卿、王昶閔/專題報導

  健保在今年三月一日邁入第十年,健保的開辦,必然施以多項管理措施,毋疑對國內醫療體系造成莫大衝擊。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十年來,國內的醫療體系為求「突圍」,出現不少扭曲現象,亟待相關單位正視。

  門診量衝衝衝

  由於大餅有限,在費率調漲不易的前提下,健保局分別於民國八十七年及八十八年,開始實施牙醫總額及合理門診量制度,之後,中醫、西醫基層及醫院也陸續納入總額。

  雖然超過合理門診量的門診減半給付,但醫院仍抱持加減賺的心理,未因此而限診,而總額制度的實施,雖然高門診量會導致點值降低,但只要量衝高,醫院總收入一樣可觀。

  雖然健保局先、後祭出兩套希望醫院重質不重量的機制,不過,實際的實施結果,恐怕要讓健保局失望了。

  據瞭解,區域級以上醫院,在合理門診量及總額施行後,門診量並未因此而減少。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清福表示,健保總額制度、合理門診量的實施,都是希望能達到「以量制價」,可是實際上,反而讓醫院設法衝量,以新光醫院來說,門診量即未隨著合理門診量及總額制度的實施而下降。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認為,即使健保實施合理門診量制度後,大醫院的門診量仍有成長,但隨著門診部分負擔的實施,成長幅度已大不如前。

  一位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即直言,實施合理門診量根本就在懲罰病人,醫師也不想看這麼多的病人,另一位醫學中心的醫師也說,如果民眾沒有就醫需要,醫師及醫院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招攬到病人。

  如果健保局要求要有好的醫療品質,希望醫師不要看太多病人,就應該調高醫療給付,我國的加護病房醫療給付只有先進國家的十分之一,醫學中心還背負有教學、研究的責任,錢從那裡來,醫院經營不下去,留不住醫師,屆時倒楣的還是病人。

  對此,衛生署健保小組召集人吳憲明表示,健保開辦之初,對醫院給付採論「量」的計酬方式,有其時代背景,主要在實施初期較容易執行,之後給付的制度不斷改善,現已依據各科別的成本分析與醫界共識調整給付點值,使給付的方式更趨合理。

  他舉例說,近幾年實施的結核病、子宮頸癌、乳癌、氣喘及糖尿病等五項論「質」計酬計畫,以治療的過程及治癒率作為給付的標準,接下來並持續規劃包括高血壓、早期療育、精神分裂症等新論質計酬的方案,即希望醫院能跳脫量的迷思,提升醫療品質。

  健保給付與醫師付出有落差

  健保在開辦初期,由於給付標準未顧及實際醫師付出情形,使得外科醫師花數小時開一檯刀,所得的健保給付,反而不如皮膚科醫師輕鬆坐在診間看三、五個病人,之後健保給付標準雖有所調整,但醫院間科別消長問題,依然存在。

  一位醫師透露,現在國內已逐漸出現比較資深的婦產科主治醫師不願接生,一方面接生風險大,很容易發生醫療糾紛,另一方面所要付出的時間及心力較多,健保給付卻一樣,就成本效益來說,根本不划算。

  中華民國地區醫院協會秘書長謝武吉指出,現在有些地區的基層醫師已出現外科、婦產科醫師轉做家醫科,不僅如此,這也影響到醫學院學生及住院醫師在分科時,不願走婦產科、外科或是病理、麻醉等冷門科別,而選皮膚科、眼科等。

  此外,復健科醫師也跟著翻紅,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聯合會理事長吳定中說,健保開辦後復健科翻身,行情正好的時候,一個開業復健科醫師,一個月申報三百多萬沒有問題,總額之後,雖然下滑,但是一個月一百五十萬元的收入也跑不掉。

  吳憲明指出,過去對於麻醉、外科及加護病房的給付的確不足,但調整後,同時也提高病床的給付,由八百點調升為一千點,其中包含五成以上的護理費,顯示健保對護理專業的重視。

  除了部分科別增加給付之外,吳憲明也同意,對於一些投入成本較低的科別,如皮膚科、兒科等應緊縮健保給付,但執行上並不容易,未來仍將持續與醫界協商,以達成共識。自費門診大行其道

  健保在實施總額之後,由於健保大餅有限,近來醫院門、住診點值已普遍不足一元,等於整個醫療收入都被打了折,加上健保高核刪率,醫院叫苦連天,紛紛打自費門診的腦筋,連醫院龍頭│台大醫院,都不能免俗設立了自費美容中心。

  不過,自費門診對醫院能有多少助益,吳明彥秘書長及某一醫學中心主管均表示,除了原本健保就不給付的美容整形等項目可以開自費門診,其他健保原本就給付的項目則很難開自費門診,除非該名醫師真屬名醫、醫術獨特,很多患者指定非他不看,否則很難開自費門診。

  在健保給付制度下,走貴族路線的醫院恐難生存,唯有平民、大眾化的服務,才可能有生存空間,但是如何在醫療品質和醫療成本之間取得平衡,則考驗著經營者和醫事人員的智慧與能力。

  吳憲明表示,太多的自費門診及病床,勢必對健保醫療造成衝擊,因此八十九年後,衛生署即開始管控,目的就是希望讓醫療的品質與數量能達到平衡,但在這方面,衛生單位的確仍需努力。

  降低成本,醫事人力不足

  健保邁入第十年,其間各項管制措施,衝擊醫院營運,為節省人事成本開銷,醫師薪水節節下滑。

  某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即表示,該院曾有人估算過,健保實施到現在,該院主治醫師的平均薪資約減少廿%,現在可說是「醫不聊生」,而其他技術人員也常遇缺不補,或找臨時聘僱人員遞補,如果遇到比較棘手的病例時,心中常要暗自祈禱不要發生什麼事,因為醫療行為充滿不確定性,萬一病人有變化,照護的人力又不足,發生事故的風險性勢必提高。

  另某醫學中心也曾因健保給付方式的改變,取消主治醫師的底薪制度,主治醫師得按實際看診人數及開藥、檢查等計算方式領薪,若出國參加醫學會議等,就沒有收入。相對地,如果看診病例多,薪資自然會高,一旦醫師和醫院變成約雇關係後,無形中,向心力也變少。

  吳憲明說,國內醫療的規模從全民健保實施後持續成長,理論上醫師的薪資應該增加,若醫師的薪資減少,不應是健保的罪,而與醫院不斷擴充病床設備、稀釋醫療規模成長有關。

  他進一步解釋,總額支付制度實施前,國內每年的醫療規模均以六%至八%的幅度成長,民國八十七年的成長率更高達十二%,總額實施後,成長率雖降為五%,但仍較GDP的成長幅度高,這些數據均顯示,醫師薪資低落與實施健保並無直接關連。自健保開辦以來,醫界與健保局之間的關係,一直微妙的互動著,或是夥伴或是敵對,雖然面對健保局的種種措施,在一定的營運及利潤壓力之下,醫界必須從中謀取生存之道,但遺憾的是,現今的健保制度設計之下,醫界環境及生態發展至今,扭曲比良性發展多,實非國內民眾及未來醫療發展之福。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