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

中國民族管樂器的先祖——龠(下)

  中國的龠類樂斜吹樂器計有近十種,雖不見於大雅之堂,卻一直活躍在民族、民間中,至少八千年未泯。現將今之所見的主要龠類樂器簡介如下:

  一、賈湖「骨龠」--今人多誤稱為「骨笛」。1986年出土於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遺址,距今八千多年,是中國吹管樂器的鼻祖。器以鶴禽類的翅骨製成,管長25釐米左右,管身鑽有音孔4-8個不等,無吹孔。斜吹之,發音嘹亮,七音齊備,音域可達兩個半八度以上,能流利地作多宮翻奏,是一件完形的特色獨奏樂器。

  二、新疆「鷹骨龠」--流行於新疆天山一帶,塔吉克人稱之為「奈依」,柯爾克孜人稱之為「卻奧爾」,而今人則謂之「鷹骨笛」。器以大鷹的翅骨製成,長約26釐米,開有三個音孔,可以演奏完整的七聲音階。音域一般為九度,而技藝高超的演奏家則可以向低音區再拓展近一個八度音程。此器實即古代被稱之為「籟」(奈依)的三孔龠在今天的活化石(《說文》:「籟,三孔龠也。」)塔族「奈依」多與達普(手鼓)合奏,常用於節日,婚禮,叼羊等民間喜慶場合。曲目有《奈依曲》、《恰普素孜》等。

  三、哈族「斯布斯額」--北方流牧民哈薩克人的吹奏樂器。多以草原上的葦類「叢文依草」或松木製成,套以羊腸,纏以弦繩而這。管長約50多釐米,一般開有3-5年音孔。持勢特點為下把以拇,食指二指按孔,吹奏以口半含管端,舌控吹口大小。演奏時,以喉聲引出樂管聲,並持續在整首樂曲進行中。其音色奇妙「如天際自然而來」。有學者據古文獻中胡笳演奏有「喉囀引聲」一法,認為「斯布斯額」實為古胡笳之孑遺。「斯布斯額」現仍流行於哈族等北方遊牧民族之中,其代表曲目有:《思念》、《額爾奇斯河的波浪》等。

  四,道教「篍」--流行於中原一帶的河南安徽等地,多為民間道士所吹奏。其器名今人多字作「籌」,古文獻中則字作「楚」,而正名則應是《說文》中被稱為「吹筒」的「篍」。據朱載(土育)《律呂精義》載:「南龠」俗稱為「楚」,中原「篍」實為古南龠在今天的孑遺。現存民間的「篍」,多以竹笛改制。先將笛的上段自吹孔處截去(不要吹孔,保留膜孔),再將新截的管口削成坡形即可。篍的音色及音域皆與竹管相似而略感柔和。其特點是通過吹口角度與氣息的有機結合,可以隨溫度對調高作一個小二度左右的微調。河南的篍見於大相國寺的祭祀音樂,而安徽的篍則作過黃梅戲早期的特色伴奏樂器。

  五,劉氏「九孔龠」--1995年創製成功。器以粗竹製成,長約70釐米,吹口管徑約3釐米左右。管身開有九個音孔,科學地按手形自然持勢排列,可以快速流利地演奏十二個半音,又與傳統的管樂指法毫不相悖。其音域達三個八度(筒音為中央C),音色質樸,雄渾,具有兼笛、簫、塤的於一體的特點,不僅是一件有八千年遺風餘韻的特色獨奏樂器,還是一種可以填補當代民族管弦樂隊中聲部的理想的新聲源。

  劉氏「九孔龠」現已登上舞台,主要曲目有:協奏曲《天山雪》、《地籟篇》(唐樸林曲)和獨奏曲《詩經.甘棠》,改編古曲《梅花三弄》、《妝台秋思》及移植外國曲目《野蜂飛舞》、《威尼斯狂歡節》等。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