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專家透露中國幾十種語言處於瀕危狀態

【大紀元2月2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三日電)中國大陸社科院研究專家透露,目前中國有幾十種語言處於瀕危狀態。專家強調一種語言的消失不亞於一個物種的消失,他們呼籲採取積極措施,保護瀕危的少數民族語言。

二月二十一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定的「世界母語日」,諷刺的是,這個提醒世人重視語言文化的節日才剛過,語文專家就公佈了數十種語言瀕危的壞消息。

北京娛樂信報報導,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西元兩千年提出的世界語言報告,其中與中國大陸有關的共有八十二種語言,學術界估計,如果加上尚未進行系統調查研究的語言,中國大陸約有一百二十種語言。

著有「瀕危語言研究」一書的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徐世璇透露,目前中國一百二十種語言中,近半處於衰退狀態,有幾十種語言處於瀕危狀態。

徐世璇舉例說明各種語言的瀕危狀況:其中能用赫哲語交際的只有十幾個六十歲以上老人,將稍微能講一些赫哲語的人,最多不超過五十人;能聽得懂滿語的僅約一百人,約五十位老人還能說;總人口五千零六十四人的塔塔爾族,本族語的使用人口不足一千人;阿昌族支系使用的仙島語,使用人數僅約一百人;有兩萬至三萬人口的基諾族,目前甚至已放棄了族語教學。

他分析,語言消失一方面是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衝擊,另一方面是基於本民族一種錯誤的語言觀念。此外,瀕臨消失的語言大多沒有相應文字,而是保留在山歌、傳說等口頭語言形式中,靠口耳相傳世代相襲。徐世璇透露,研究瀕危語言必須申報課題,每年中華社科基金對於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方面的課題只有五個名額,在缺少資金的情況下,許多採錄回來的資料都堆放在社科院研究所裡,學者大聲疾呼建立一個國家語言文字博物館,「但提了十多年了,一直沒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