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雅樂

中國民族管樂器的先祖——龠(上)

  中國的民族管樂器,就其持勢吹法而論,大體可以概之為四,即:橫,直,豎,斜。「橫吹」者,笛,篪一類樂器是也;「直吹」者,簧哨一類嗩吶,管子諸器屬之;「豎吹」者,則為洞簫,尺八諸管。此三種持勢吹法皆尋常習見,為大眾所熟知。而獨有「斜吹」一法,幾乎不被人識,更不知何器屬之。其實,「斜吹」之器,就是歷代典籍中記載的極為久遠的,並被描述為「如笛」,「若笛」狀的古龠一類樂器。

  古龠之斜吹,其法質樸,不需另設吹孔,只於管口一端作吹口,即可鳴奏出奇妙的樂音。溯其源,它極可能濫觴於人類早期的生活炊具–「吹火管」。老子《道德經》曰:「天地之間,其猶橐(上竹下龠)乎。」是知「龠」字本義乃可作「吹火管」解。實則,「吹火管」即為無音孔之龠,也就是早期的開口律管。這種中空之管,運用「斜吹」之法,至少可以演奏出三聲音階的旋律,此古人所謂「吹律」是也。據史載:黃帝命伶倫作律,伶倫截竹首制為「黃鐘之宮」,也稱「黃鐘之龠」(本《漢書。律歷志》),是為後世律呂之本。也為歷代度,量,衡三者法制之基礎。足見古龠之器由來尚矣,它不僅是後起的橫向聯合吹之笛,豎吹之簫乃至直吹的一切簧哨類樂管的先祖樂器,還是歷代聲律及度,量,權衡制度之根本。誠如明代大樂律學家朱載(土育)所言:「龠者,七聲之主宰,八音之領袖,十二律呂之本源,度量權衡之所由出者也」(《律呂精義》)

  古龠發源於「吹火管」,至少在近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完形的多音孔樂器–「骨龠」(據考古)。至黃帝時期,又出現了以天然植物材料製作的「葦龠」(據《禮記》);大禹時期的(上白下本)陶作「夏龠九成」,龠被首倡為宗考樂舞的標誌性樂器,是邊吹邊舞的(據《呂氏春秋》);殷商時期,「龠」字已經盛行於甲骨文,多用作祭名。至兩週時期,古龠更被隸定為「文舞」的代表性樂器,是華夏禮樂文明的重要標識之一。此時的古龠已被闡揚得光焰四射,據史載:武王伐殷,祀廟謁祖有「龠人」(《逸周書》);穆王西遊,大奏廣樂有龠器(《穆天子傳》);國祭中,擊鼓歌詩有「龠章」(《詩經》);宮廷裡,掌握國子舞羽吹龠有「龠師」(《周禮》),足可見古龠文化在先秦時期的燦爛與輝煌。然自秦漢以降,雅樂淪喪,古龠開始式微。隨著豎、橫吹的笛類樂器的相繼興起,古龠的斜吹之法也漸於宮廷中失傳。至遲自明清以來,歷朝宮廷雅樂及孔廟祭祀樂舞中所持之「龠」,皆不能演奏,只是一根徒有「龠」名的棍狀舞具而已民。加之史載「龠如笛」的語焉不明,古龠的真實形制及吹法一直是個難解之謎。及至當代,由於某些權威古文學家對「龠」字的誤解,至使音樂學界出現了將「龠」定論成「編管樂器」的重大失誤,悠久的古龠文化就此似乎失落得一乾二淨。

  然而,大道難泯,真器不滅。一種無孔的斜吹骨管樂器於當代考古發掘的新石器遺址中現身(賈湖「骨龠」),引起了舉世矚目,也誘發了人們對一慣漠視的民間斜吹樂樂管的關注和類比考察,從而為破解史載「龠如笛」的千古之謎提供了堅確的實器之證,古龠「斜吹」的真象如今才有幸逐漸大白於天下。事實上,古龠樂器雖於宮廷雅樂中「名存實亡」,卻於民族民間音樂中「名亡實存」。像至今仍流行於新疆地區塔吉克族的「奈依」,柯爾克孜族的「卻奧爾」,哈薩克族的「斯布斯額」,蒙古族的「潮兒」以及中原地區地道教「竹(上竹下秋)」等樂器,其實都是古龠在今天民間的孑遺。這些樂管名雖各異,卻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結構特徵,即:無吹孔,演奏特徵皆為「斜吹」。在中國吹管樂器家族中,這是一個明顯區別於笛,簫類的樂管群體,屬於一種截然獨立的吹奏體系,其器名於字源或語源上考之,也大都與「龠」相涉,正可統而概之為「龠類」。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