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史實

春秋戰國時期的漆器、紡織和鑄造業

如意
font print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煮鹽、漆器、紡織和鑄造業

戰國時的煮鹽業已很完善,齊、燕出產海鹽,魏國產池鹽,巴蜀產井鹽。漆器的使用日益廣泛,杯、盤、盒、床、几、琴瑟、鼓、弓、盾、箭杆等物上都用漆繪著風景人物鳥獸,花紋精美,圖案勻稱,胎質輕薄,有的還在口沿上加鑲金屬扣器,使器物更加美觀。當時的紡織品主要有絲帛、麻葛兩種,齊國的「紈」、魯國的「縞」最負盛名,號稱「冠帶衣履天下」。楚國的絲織品也很好,有素絹綿衣、素紗禪衣、繡絹綿衣、繡羅禪衣等,顏色有紅、黑、棕、藍、白、淺黃、金黃、棗紅等等,十分豐富;織錦大多是雙色錦和三色錦。

冶鐵業和青銅鑄造業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煉鐵時用木炭作燃科,皮囊來鼓風,使爐內的溫度高達攝氏1100度-1300度以上,鐵出爐時呈液體,可以澆鑄成型,這叫展性鑄鐵,比歐洲各國早了1600多年。戰國時還出現塊煉鋼,河北易縣下都出土的塊煉銑劍,長100厘米,經過淬火,鋒利無比。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了全套的戰國編鐘,運用了浮雕、透雕、鏤孔、鑲嵌等工藝,造型高古典雅,音質清晰合諧,堪稱稀世珍寶。

兵法謀略

孫子是春秋時齊國人,生卒年月已不可考,著有《孫子兵法》,全書共十三篇,六千餘字,被尊為「兵學寶典」,在世界軍事史上享有極高的聲譽。

【篇後語】:春秋戰國時代充分演繹了「兵征天下、王者治國」這一悖逆的理。人民顛沛流離,家破人亡;社會禮崩樂壞,弱肉強食。生命在戰爭的更替中變得短暫而徬徨。此時,中原出現了老子、孔子,印度出現了釋迦,他們反複地講著一個字:「德」!

春秋戰國也是一個璀璨的文明時代,許多巨大如輪的星斗帶著神傳文化的使命,一顆顆落在中原大舞台,將眩目的光芒匯入歷史的長河。

(香港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是陶侃的曾孫,祖父外祖父雖是東晉的名士,但是到陶淵明時,家世已經衰落。然而自幼就貧困的他,並不以貧為苦,他一生雖沒有顯赫的功業,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詩文的成就,卻受後人崇仰傳誦不已。
  • 海瑞一生無私為民,清廉至極,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能為民請命,冒死進諫。正是這種敢觸龍顏諫君王的凜然正氣,使他千古留芳,許多後世文藝作品都描寫了這一點,由此可見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 于謙自幼聰穎過人,善書法,其書靜穆高雅,氣韻盈沛。青年時代就寫下了《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著名詩篇(《石灰吟》出自《于少保萃忠傳》)。在三十餘年的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興利除弊,剛正不阿。于謙的這些半神的操守準則,對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像韓信﹑岳飛﹑袁崇煥一樣,其品德操守舉世崇尚。
  • 「堯舜」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典範,作為一個女人,誠孝張皇后獲得「女中堯舜」的稱號。600年前的這位傳奇女人,以出色的政治才幹,默默地站在幕後,輔佐三代帝王處理朝政。她從來沒有走上前台,沒有垂簾聽政。她只是謹守婦道,做了一個女人該做的,就為她的時代帶來了安定與福祉。
  • 郭氏是史上唯一經歷八朝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太皇太后之尊的女人。她享受過無以復加的榮華富貴,帝王都要向她行子孫之禮;親歷過朝局動亂和生離死別;目睹了皇位走馬燈似的更換,她輕而易舉就可奪取。可是,她始終穩坐於後宮,扶持子孫皇帝,沒有非凡的定力,是很難做到的,因而這些帝王對她非常敬重。史書評價,她所立下的「社稷之功」,可與她的爺爺郭子儀相輝映。
  • 兩度被廢,兩次垂簾,出家近三十年,一位被趙宋皇室遺棄的女人,卻以一己之力,使得大宋王朝多延續了153年。她就是北宋哲宗趙煦皇后——元祐孟皇后。
  • 世人皆知中共是一個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政黨。然而世人往往不太清楚的,卻是中共之所以無法,究其原因,是在於其無天。或者說,在當今的中國,中共偷天換日,將自己變成了如天一般的存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