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白米炸彈客?楊儒門 海軍爆破大隊退伍

【大紀元11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瑞德、邱俊福、王述宏╱新聞分析

楊儒門到底是不是「白米炸彈客」?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若最後被排除涉案,雖令警方氣餒,但起碼也排除一個對象,不必再浪費心血於他身上,唯警方屆時勢必要另起爐灶,這場嚴峻的考驗尚未結束。

自從「白米炸彈客」一年前的11月,在台北市七號公園草地和男廁所內放置爆裂物後,放置爆裂物的地點從台北市大安區、中山區一路延伸到南港區,地點從一般開放式公園、捷運車站到電視台人員出入頻繁的停車場旁。

楊儒門和弟弟住在基隆市,一起賣雞為生,面對菜市場人來人往和農民賣菜的低收入苦楚,並曾加入以關懷人權為主的社會公益團體,由於「白米炸彈客」最後一封寄給媒體的投書中,曾經特別強調要替某國際人權公益團體說話,還要求民代、官員要領養五十名貧童,否則就要到大賣場放置炸彈,其同情弱者的「背景」相同。

當「白米炸彈客」在台北捷運站放置爆裂物後,警方專案小組就將當天曾進出捷運站的所有悠遊卡號碼建檔比對,並通報捷運局追蹤「列管」;偏偏楊儒門身上擁有的悠遊卡,是警方列管可疑目標,楊儒門必須合理解釋當天行蹤,和遠從基隆來到北市搭乘捷運「目的」。

巧合的是,楊儒門是海軍爆破大隊退伍,台灣軍方因實施「精實專案」裁減官兵,民國七十九年起,針對受過爆破、特訓的特種部隊,並未再進行嚴密資料建檔,連原先退伍後管制五年不准出國的規定也不再執行,這些曾經接受過特種爆破訓練的人員,成為社會上看不見、摸不清的潛在「藍波」。

 

追查白米炸彈客 警曾採獲指紋 但無法比對身分

記者王瑞德、王述宏╱特稿

「白米炸彈客」在長達一年的作案期間,明明曾遭警方兩度採集到指紋,但是卻無法順利比對出身分,不僅凸顯出台灣軍方針對指紋建檔的漏洞,更因過度強調「人權」,造成全民指紋建檔遲遲無法成行,成為台灣治安最可怕的黑洞。

 多年來,警方全力推動全民指紋建檔,主要鑑於社會治安越來越暴力化、複雜化,因採集指紋對人權的侵害有限,也不致造成如DNA的「複製人」風險,但對改善治安、查明無名屍身分、緝捕智慧型累犯,都有相當大的幫助,鑑於大眾權益遠比犯罪者的人權重要,警方一直不遺餘力推動全民指紋建檔。

 但台灣軍方針對志願役軍士官,僅在民國八十五年至八十九年間進行指紋建檔,至於指紋已建檔數十年的義務役士兵,自從九十年以後,以採集指紋的「人手不足」為由,也未再進行指紋建檔;在指紋檔案這部份,越來越多的成年人,成為台灣犯罪偵查範圍的「隱形人」。

 我國刑事警察局目前指紋建檔資料,主要來自於民國九十年以前役男所留資料,此外就是因犯罪而留下的前科犯指紋,總數約九百餘萬人(男女都有 );至於其餘一千四百萬人的指紋,則付之闕如,換言之,即使這些人在犯罪現場被採到指紋,亦無法經由比對檔案來緝兇。

 扁政府上台後,「人權」掛帥,連帶的,役男入伍前原先建檔的指紋手續也取消,從此以後,就算警方鑑識人員好不容易在犯罪現場採集到寶貴的指紋資料,也極可能比對不出身分資料;就算現場採到DNA,在嫌犯根本身分不明、缺乏檢體比對情況下,極可能就因此成為「死案」。

 明年內政部預定進行換發的身分證,預定僅採集大拇指資料,但因歹徒在犯罪現場可能留下十個手指的任何一指,故此舉「宣誓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對於協助破案幫助有限,想要一勞永逸改善治安,十指的指紋建檔勢在必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