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蔡明憲:台灣採購潛艦 嚇阻中國軍事冒進

【大紀元10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文宗台北十七日電〉台灣國防部副部長蔡明憲今天指出,台灣採購潛艦的目的有兩點,在平時,提升嚇阻力,在戰時,具有決定性。台灣採購潛艦將能大幅增加中國犯台的軍事成本與風險,避免中國對犯台過於自信,嚇阻中國軍事冒進。

蔡明憲指出,外界常爭論中國何時將有犯台能力,有的說2006年,有的說2008年,也有的說二○一二年。他認為,一旦中國人民解放軍認為能「看得到也打得到」,台灣的安全就立即面臨極大威脅。

趨勢正是如此,蔡明憲表示,在中國不斷發展衛星科技、陸續購得遠程精準打擊武器後,台灣陸地固定的軍事設施不僅被中國看得到,也將逐漸被中國打得到,一旦中國自信能一舉剷除台灣重要軍事設施,台灣的安全立即岌岌可危。

蔡明憲應邀出席國防政策與戰略研究學會主辦的「第五屆台灣國防國際研討會」時指出,台灣如果擁有足夠潛艦,不僅有助台海穩定,對區域安全也有相當助益。

台灣採購潛艦將可改變愈來愈不利於台灣的軍事態勢。蔡明憲表示,因為潛艦具有匿蹤性,中國幾乎沒辦法能在第一擊消滅。

蔡明憲表示,台灣兩艘加上新購的八艘,加起來十艘潛艦,能讓台灣任何時刻都有二至三艘潛艦在台海周邊海域待命,大幅提高中國犯台的成本、風險與複雜度。

他引用潛艦出身國防部長李傑的話說,「購得潛艦,能夠維持台海軍事均勢至少三十年」,而台灣如將台海不利反潛作戰的水文條件、中國海軍落後的反潛能力等因素一併整體考量,粗估的三十年,應還算保守。

蔡明憲指出,台灣國內目前正為軍購特別預算爭論,特別是採購潛艦,在民主國家,軍事採購的重大公共政策,社會自應有討論,但目前的爭論,意氣多,專業少,設想政黨政治利益多,著眼國家整體利益少。

他說,採購任何武器的重要評估基礎,必須考量「戰略效能」與「作戰效能」,一項合乎成本效益的軍事採購,不應僅評量單價,更應嚴謹整體評估武器平時能扮演什麼角色?軍事衝突時又能扮演什麼角色?

蔡明憲說,在平時,和平是無價的;在戰時,勝利是無價的。他試問,在平時,潛艦能發揮多少維持和平的作用?又在戰時,潛艦能發揮多少爭取勝利的機會?這可能才是爭論採購潛艦時,應共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