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慈濟醫院提醒注意幼童巨大型痣可能惡性病變

【大紀元10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十一日報導)幼兒身上、臉上的紅色或黑色胎記可能會引起惡性病變。花蓮慈濟醫院整型外科主任李俊達表示,黑色胎記是黑色素細胞增生引起,包括先天性巨大型痣與太田母斑,其中巨大型痣發生病變的機率為百分之十,治療方式須先切除再移植皮膚。

先天性胎記常見的顏色有黑色和紅色,李俊達表示,黑色胎記是黑色素細胞增生引起,包括先天性巨大型痣與太田母斑,而紅色胎記則是血管增生引起,主要有草莓性血管瘤與葡萄酒色斑,幼兒出生時身上或臉上長胎記,除對外表有影響外,如果是長在眼皮、舌頭、喉嚨等部位也會影響器官功能,嚴重者甚至會引起惡性病變危害生命。

李俊達表示,先天性的胎記中最嚴重的是巨大型痣,除外觀較不美觀外,將來發生惡性病變的機率是百分之十,病變的原因可能是陽光照射和外力,如果是直徑大於六公釐的黑痣更有可能病變。

以往治療胎記的方式包括使用乾冰、電燒、切除、移植皮膚,李俊達表示,有些方式會破壞皮膚表皮,並留下明顯的疤痕,現在則是使用雷射治療,但必須治療六至七次,將血管瘤的血管凝固使其萎縮,家長必須要很有耐心的帶幼兒接受治療,而對於巨大型痣的治療方式則必須先切除再移植皮膚。

先天性胎記出現的原因不明,李俊達指出,幼兒出生時身上的小紅點(血管瘤),在六個月至十二個月時成長很快,通常在一歲過後就會慢慢消褪,但是等待消褪的時間非常久,在等待的過程中,有時會因外力的關係而造成血管瘤破裂出血,影響身體功能或產生併發症,如需治療應於學齡前進行,較不影響幼童的心理。

李俊達強調,如果身上有色斑,一定要定時追蹤,如發現巨大型痣的外型有任何的形狀、體積、顏色的變化,並且流血時則應立即就醫,而治療中、治療後須注意防曬,才能讓疤痕較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