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天地

懷孕期間過胖 小心產後出血危機

【大紀元1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近年醫療科技發達,女性生產的安全性已經提升許多。不過,醫師表示,即使在現有醫療科技輔助下,生產仍然並非全無風險。其中,又以出血及感染為最重要原因,呼籲高危險群或者有病史者,選擇生產處所應該格外謹慎。

 

三軍總醫院日前為一名三十多歲的婦女接生,該產婦在產下第一胎後發生大出血,醫師共為她輸血超過一萬西西,才順利救回她的一條命,輸血量足足是一般正常人體內血液五千西西的兩倍以上。

 

三總婦產部主任陳惟華表示,大約有五%的產婦會發生產後出血,這也是產婦失去子宮,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產後出血與接生過程無關,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子宮無力(子宮收縮不良),像是這名婦女,就是因為本身有心臟毛病,卻一直不知道,生產時心肌缺氧,造成產後大出血。

 

馬偕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金源說,子宮收縮不良除了體質因素之外,最常見於多胞胎、子宮大、羊水多等情況。此外,產程較長的產婦也較容易發生。

 

為了預防因為子宮收縮不良導致的產後出血,不少醫院都會使用子宮收縮劑來預防。此外,產婦自己做「子宮按摩」也有幫助,一般建議產婦在產後一、兩天內,有空就按摩子宮。

 

除了子宮收縮不良之外,「植入性胎盤」以及子宮頸陰道撕裂傷,也是常見的產後出血原因。若是產程過快、用力過程不慎造成子宮頸、陰道「深部撕裂傷」,有些一開始出血並不厲害,反倒在生完一段時間後才大出血。

 

過去曾有產婦已經回家了,才又緊急回院治療。有些情況比較嚴重者,必須再度麻醉,開刀進行血管環紮、子宮縫合、甚至子宮切除等手術。

 

過去並不常見的「植入性胎盤」,近年由於剖腹產盛行,以及人工流產手術氾濫,個案也有大幅增多的情形。

 

徐金源解釋,植入性胎盤就是胎盤長到子宮肌肉層內,嚴重程度不一,最嚴重者可能穿過子宮、侵襲到膀胱等周圍器官。部分個案可能可以經由彩色都卜勒超音波發現。手術時必須備妥充足血液等,做好事前準備。

 

因此徐金源也建議,高危險族群以及曾有相關病史的產婦,可能還是必須選擇足以緊急處理這些狀況的醫院。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的準媽媽並不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什麼問題,也不認為自己的問題可能潛藏產後出血的危機。

 

陳惟華說,醫師詢問時,九成的準媽媽都覺得自己身體沒問題,沒想到會潛藏產後出血的危機。除了應該徹底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發掘潛藏的產後出血危機之外,陳惟華也建議準媽媽們懷孕期間不要胖太多,體重增加最好在十二到十六公斤,免得脂肪堆積在產道,或是胎兒過大,都可能增加出血的機率。(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