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臉譜的譜式分類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戲曲臉譜的分類,通常採用譜式與譜色兩種分類方法。

譜式分類
  
譜式分類是從臉譜的構圖上來分類。一般可以分為以下一些基本類型:
  
整臉:臉部的化妝顏色基本上是一個色調,只是在眉、眼部位有變化,構圖簡單。如《鍘美案》中的包拯為黑整臉、《戰長沙》中的關羽是紅整臉,《赤壁之戰》的曹操為白整臉。
  
三塊瓦臉:也稱三塊窩臉,最基本的譜式。以一種顏色作底色,用黑色勾畫眉、眼、鼻三窩,分割成腦門和左右兩頰三大塊,形狀像三塊瓦一樣。如晁蓋、馬謖、關勝等。

三塊瓦臉


  
花三塊瓦臉:也稱花三塊窩臉,在三塊瓦臉的基礎上,增添了許多紋樣,將眉窩、眼窩、鼻窩的紋路勾畫得較複雜。如竇爾墩、典韋、曹洪等。
  
十字門臉:從額頂到鼻尖畫一通天立柱紋,兩眼窩之間以橫線相連,立柱紋與橫線交差形成十字形,故命名「十字門臉」。如《草橋關》中的姚期、漢津口中的張飛等。

十字門臉


  
六分臉:腦門上的立柱紋與眼部以下部位均畫成一種顏色,腦門上立柱紋以外的顏色占全臉十分之四,眼部以下的顏色占全臉十分之六,上下形成四六分的形式,故稱「六分臉」。如《群英會》中的黃蓋等,《將相和》中的廉頗等。
  
碎臉:由「花三塊瓦臉」演變而來,比「花三塊瓦臉」更花哨。構圖形式多樣,色彩種類豐富,線條複雜而細碎。如《取洛陽》中的馬武,《金沙灘》中的楊七郎等。
  
歪臉:構圖、色彩不對稱,給人以歪斜之感。如《打龍棚》中的鄭子明(鄭恩)、《落馬湖》中的於亮等。
  
元寶臉:腦門和臉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寶,故叫「元寶臉」。如徐盛、麻叔謀等。
  
僧道臉:包括「僧臉」和「道士臉」。「僧臉」又名「和尚臉」,一般勾大圓形眼、花鼻窩、花嘴岔,腦門上勾一個紅色舍利珠圓光,或九個點,表示入了佛門。色彩分白、紅、黃、藍等色,以白色為多見。如魯智深、楊延德(楊五郎)等。
  
太監臉:專用來表現那些擅權害人的宦官。尖眉子示其奸詐;菜刀眼窩暗寓其漁肉百姓;光嘴岔下撇,以突出其譎詐殘忍的性格;腦門勾個圓光,以示閹割淨身,自詡為佛門弟子;腦門和兩頰的胖紋,表現養尊處優,腦滿腸肥的神態。色彩多用白、紅兩種。如劉瑾、伊立等。
  
象形臉:將鳥獸整體或局部特徵圖案化後勾畫於臉上。如孫悟空、白虎等。
  
丑角臉:丑又稱「小花臉」、「三花臉」。其特點是人物臉面中心一塊白,形狀如豆腐塊、桃形、棗花形、腰子形、菊花形等。如《群英會》中的將干、《女起解》中的崇光道、《連環套》中的朱光祖等。
  
以上是臉譜整體譜式的大體分類,還可以分的更細、更多,但大體上都可以歸入以上某一類。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戲曲臉譜作為一種戲劇的化妝方法,是在唐宋塗面化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唐宋塗面化妝又是從更早的面具藝術那裏發展來的。面具的淵源可追溯到那遙遠的遠古圖騰時代。
  • 唐代歌舞中除了使用面具之外,還有了塗面化妝。塗面化妝是指在演員臉上直接塗粉墨。由於戴面具只有一種表情,不利於演員豐富表情的表達,所以歌舞節目中的演員,有的開始塗面。塗面化妝雖然還沒有後世戲曲中開臉的造型,但它已成為後世戲曲臉譜的直接基礎。當時歌舞中,面具與塗面兩種方式都被採用著,戲曲正式形成以後,臉譜與面具仍然交替使用,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面具的使用呈減少的趨勢。現今除少數地方戲(如貴州的「地戲」,江西、安徽的「儺戲」,西藏的 「藏戲」等)主要使用面具外,大部份劇種以勾畫臉譜為主(少數角色仍用面具)。
  • 明、清兩代,是昆山腔、弋陽腔等演出的傳奇劇目的天下,表演藝術的發展和提高,使行當分工越來越精細,宋元戲曲中的淨丑角色,到明清戲曲中分化為大淨(大面、亦稱大花臉)、副淨(二面、亦稱二花臉)和丑(三面、亦稱小花臉);大淨中又有紅面、黑麵、白面之分;醜的臉譜,基本上是沿著宋元戲曲的「花面」路子發展的。副淨扮演的反麵人物,氣局亞於大淨,臉譜規格略大於丑,就是把丑角眉眼間的白斑擴大些,勾過眼梢,但又不同於大白面,大白面則擴大於整個臉部,或一直可以畫到腦門頂。這個歷史階段,昆山腔和弋陽腔是基本相同的。如果比較的話,也有各自的側重點,如在大淨臉譜方面,昆曲在白面上有較大發展,而弋陽腔則在黑麵上表現得更出色。
  • 戲曲臉譜是由「代面」(即面具)演化而來,「代面」起到在戰爭中威嚇敵人的作用,後被用到了舞台上。在南北朝和隋唐(公元420年 907年)樂舞節目裡就有了「假面歌舞 」。到了宋代(公元960年 1279年),隨著戲曲發展,為了方便演員,就將油彩直接勾書在臉上,就成了臉譜。當時,戲班以露天演出為主,為使離舞台較遠的觀眾清楚地看到演員的面部表情,勾上臉譜是有必要的。早期的臉譜只用黑、白、紅三色,強調五官部位膚色和面部肌肉輪廓,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後經幾代戲曲藝術家的改造加工創新,色彩愈來愈豐富,人物性格更加鮮明。
  • 古今中外的戲劇演出都追求外部形式的美感,但外部形式的形態、手法、方法等很不相同。西方傳統戲劇的人物造型追求的是寫實,也就是如實反映現實中的人物造型。中國戲曲中的人物造型則是非寫實的,也就是與現實中的人物造型有一定距離,這樣就對外部形式美的追求更加刻意,因而也就使戲曲外部形式的裝飾性特徵非常突出。
  • 戲曲臉譜的變形大膽而誇張,正所謂「粉墨青紅,縱橫於面」。但是,這種大膽和誇張,又不是隨便塗抹而成的,是有一定的規律和方法的。臉譜藝術非常講究章法,將點、線、色、形有規律地組織成裝飾性的圖案造型,由此也就產生了戲曲臉譜的各種各樣的格式與規則,也就是形成了一定的程式。(「程式」一詞在語言學中,本義是法式、規章或格式。《辭源》中說,立一定的准式以為法,謂之程式。)
  • 象徵是一種符號,但不是一般的符號。戲曲臉譜就是一種象徵性符號。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 《可愛的牧羊女》展現了莫扎特在音樂創作各方面嶄露頭角的才華。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歌劇樣式,加入通俗的曲調,同時表現出對音樂風格及其語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的交匯點上譜寫了一部作品,開創了一種新類型歌劇──後來成為18世紀古典主義風格,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
  • 就像學習西方經典一樣,東方的傳統戲曲也值得我們認識。「你會唱一段崑曲,你就懂得欣賞《游園驚夢》,你會唱一段《蘇三起解》你就會愛上《四郎探母》。」陳金次說:「我們從小不讓小朋友喝茶,他長大後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傳統文化式微的主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