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儒道文化的聯繫

丹陽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5日訊】近覽古籍,頗有淺得。道家、儒家、周易、五行是那麼深地滲透在中國歷史之中,而它們雖然表面上各自蔚然成林,但是也是互相縱橫交錯地貫穿在一起的。

這些貫穿在一起的,包括「位」的概念和相生相剋的道理。

「位」的概念在中華傳統文化裡十分重要。「位」就是位置,不同的生命、不同的物質,有著彼此不同的、屬於自己的位置。守住自己的位置、不離開自己的位置才能生生不息。一個生命的位置,就是他的本性,或者說這就是他的生命。

儒家講君子要「柔外而剛中」,這個「中」有內的意思。無論男女,做人要心裡是非分明絕不含糊;但是待人接物、外表的行為一定要溫敦寬厚,對於女人來講就是要溫柔。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做人標准。在古代的君主帝王,因為是天下之人的「中」心,所以對待臣民就要柔,比如自稱「孤家」、「寡人」,對待臣子要謙遜有禮,要以民心為己心,要視臣民為子女。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君子的位就是中, 這個中也是有內的意思。孔子的弟子曾參說,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要守住自己的位置才能繼續成為君子,怎麼守呢?君子之本質是剛而直,是陽,屬於一種極至的情況,那麼就用「柔」與「曲」之表來沖和以達到平衡,自身達到這種平衡。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同紋,紋裡,就是外在的、表面的。文質兼備,不可偏廢,才能叫君子。而且二者井然分明,不能內外裡表相顛倒。一個人達到這個標准,那麼人們跟他相處就會因為他剛中而感到值得敬佩、可信,因為他柔外而感到親切。孔子就是「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因為剛中而「厲、威、安」,因為柔外而「溫、不猛、恭」。

如果有所偏廢,那麼就會走極端。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作為君子,信和義是質,禮和謙遜是表。弟子子路問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回答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也不能篡亂。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還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縱觀古今多少求而不得的故事,很多都是因為希望得到不該得到的,謀求原本屬於別人的東西,期望占有別人的位置。一旦起了這樣的心,就是在離開自己的位置了,縱使一時得到了,也終將失去,因為那不是屬於自己的。而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就像失去了自己的容身之處,非但沒有了自己的位置,本性也因此而迷失在那不可能得到滿足的慾望裡面。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面,就講守本分,順天由命。

在《易經· 系辭上傳》的第一章裡面,專門闡述位置的道理和易經裡面對中位的強調,「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在《易經· 系辭下傳》的第一章裡面講,「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卦裡面爻的變化就是其位的變化。天地萬物的變化,就在這裡面;凡是得取中的,大多都是好的,卦象的六爻之中,二、五分別是上下卦之中,因此「二多譽」,「五多功」。而不得中位的三、四位,則是「三多凶」,「四多懼」。

儒家文化是孔子對上古中古文化的整理和總結,而易經始終是那時候文明的圭指,由此周易作為儒家文化的經典之首是理所當然的。把其中的一部分道理貫穿到人類社會這裡,就成了儒家文化。可是周易涉及的道理是包羅萬象的,「彌綸天地之道」,那麼我們世界裡的萬事萬物都出不了這個理的范圍。從這個角度講,古人講「天人合一」真的是再合理不過了。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講到,「萬物負(同:覆)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句話完整地涵蓋了上文所講到的那些道理。而近代的科學家們則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講的正是原子的結構特點,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嘛。可是通過縱覽中華傳統文化,我們卻看到了,這在西方科學裡面只是一條科學的道理,而在中國則是一個貫穿一切的理,天陽而地陰,中國人把這個貫穿到了天、地、人的一切。

而對於「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緊接著就指出了對映在人間的道理,對於國君們就是「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這和儒家所講的君子柔外而剛中是一致的。對於這種,儒家《禮記· 坊記》裡就有「子云:君子貴人而賤已,先人而後己。」《禮記· 緇衣》裡面也有具體詳盡的闡釋。《道德經》還有諸如「輕則失根,躁則失君。」「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這樣的話,指的也是和「剛中」一樣的道理。

這個世界是變化的,而千變萬變只有不離開自己位置的變才是順利的,才能夠「吉,無不利。」而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和控制、平衡著這種變化的因素就是相生相剋的理。「位」被相生相剋所制約、平衡著達到了「和諧」的秩序。

《道德經》自始至終都在表述著這個道理,表述著兩種相對立是如何在這個理的制約之下相互牽制的,並且講述如何符合這個道理。因為《道德經》是用於指導人們超凡脫俗修煉的,他的主要特點就是放棄,放棄是與非,放棄和世間有牽連的一切,從而達到過去修煉人的那種無爭無為的狀態。

而儒家則不然,講述的主要是如何在這個世間做一個符合好人標準的君子、甚至更好一點的聖賢之人。所以如何在這個世間更好地存在就是儒家文化所要達到的一個目標了,就是我們所說的平衡、「和諧」。「君子和而不同」,不同是因為各有其位、各有秉性和自我,和就是自身和諧、與他人和諧、乃至與天地和諧。如何達到和諧呢?盡量做到「柔外而剛中」。對自身是柔外而剛中;對他人是貴人而賤已;對國家就是「先天下之懮而懮,後天下之樂而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禮;對天地就是敬天畏神。一句話,就是《道德經》裡面講到的「沖氣以為和」。「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陽相推達到了平衡,自身就成為一個生生不息的小宇宙了。中庸之道,內涵確實很深的。

因筆者對五行了解甚淺,僅知道它也離不開相生相剋的理,和陰陽也有很密切的關系。因為儒醫相通,因此覺得我們古老的五行學說應該和道儒是一體的。希望在這方面有專長的讀者有所指點。

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易經五行,無論如何的柔外剛中還是沖氣以為和,根本目的還是一個,就是修德守德,能夠不離開自己的位置,離開自己位置的人能夠回去,古人認為這是做人的根本目的。生之人為路上行人,行游於四方而不知歸者,彼何人哉?

在《易經· 系辭下傳》裡卻有這麼十分傷感的一句話,「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懮患乎?」因為下面就是易經裡面如何修德守德的九個卦象。為什麼說他傷感呢?據說《系辭》是孔子撰寫的。觀看儒家諸經典,每每看到孔夫子嘆息道德的失去和推仁行義履行禮的無奈。而老子的《道德經》說得更明白「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根都沒有了,我們還能堅持自己的位置嗎?都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曾經在哪裡了,我們還能回到自己的家園嗎?當我們連回去的願望都沒有了,那我們是無歸宿的浪裡浮萍,還是不知歸的夢中遊客?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話說,曹寅履職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風流客、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而讀書人讀聖賢書,所持有的固執觀念,自然是漢人天下,漢家血脈主宰神州。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古中國有個敬老孝親的傳統習俗,就是子女給年邁的父母做壽。即使平民百姓也會吃長壽麵、蒸壽桃(麵點),貼個窗花什麼的。富貴人家就講究了,《紅樓夢》裡賈母的80歲大壽,張燈結彩,大擺酒席,還有戲班子唱戲呢!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 康熙第三次下江南南巡時,經過南京,下榻在曹寅的江寧織造府。曹寅的嫡母孫氏,當年小玄燁的奶娘,出來給康熙磕頭。康熙當時拉著她的手,對周圍的臣工感慨道:此乃吾家老人也!當時正是春天,廳堂前有萱草盛開,康熙手書「萱瑞堂」,賜給他的孫氏奶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