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休閒

德國非核家園之路

【大紀元7月8日訊】二十一世紀可以說是歐洲「非核家園」的新世紀,整個西歐目前除了法國、瑞士、英國與芬蘭之外,其它國家不是從來沒有興建過核電廠,就是在近期紛紛立法通過廢核方案,不再興蓋新核子反應爐,逐步廢棄舊核廠,並全力補助以風力、海潮、太陽能等「自然資源」發電系統。

 要走到轉變能源供給,這之中除了國會中正反兩派爭執不下數十年之外,環保人士繼之不竭的抗爭,都是長程漫漫的「世代之爭」。

 這之中不但涉及利益團體的銀兩糾紛,更涉及國營發電廠的壟斷資源、員工失業與遣散,而政府的承諾與威信、能源替代方案與執行能力更是受到莫大的質疑與挑戰,要如何做到「人民不失電、電廠不吃虧、政府不失信」的三贏局面,「跨世紀廢核大案」絕對不是一項紙上作業的口水戰,決心施行的國家都有「延續數代」以達目的的「長遠打算」。

 一九八二年起 核電計畫無蹤

 以反抗核能電廠最劇,也最早在國會達到廢止核能發電的德國為例,從核電國到非核家園之路,一路走來確實十分艱辛。事實上,根據德國綠黨公佈的資料,德國從一九八二年開始,就不再有任何新核子反應爐的興建計畫。其間環保綠黨不斷茁壯,一九九八年秋天與紅色的社會民主黨一起聯手變天國會,這個「權力左轉」的新聯合政權開始施行綠黨長久以來評估計畫的各種「環保專案」,在復甦經濟的一片期待中,居然「新手上任」第一招就祭出「生態稅」的徵收,讓德國選民上下齊聲,用力把新政府罵到臭頭。

 二○○一年六月,德國政府堅定「更改能源生態」的決意又跨前一步,總理施若德與德國主要的四家能源公司簽下協定,核能大廠終於同意分階段性,未來核子反應爐平均使用年限到達後,逐步減少核電供應,最後達到完全終止的目的。

 二○○一年底 國會通過廢核

 但是打鐵趁熱,德國政府快馬加鞭斡旋了各方勢力,二○○一年底在反對黨聯盟的全力杯葛中,紅綠政權通過了修改能源法案的原子法(Atomgesetz),成為歐洲「反核第一名」的國會,一舉達到逐步廢核的「法定目的」。該法的導言宗旨從舊有的「推動核能的和平使用」,被更改成「規範終止商業產電的核能使用,並確保到停止核能前一切運行安全」。根據新的原子法,德國當時運行的十九個核電廠將按「法定計畫」,到二○二一年逐次關閉,這之中則逐步興建再生能源替代的發電供應系統。德國綠黨確實是「有備而來」,新修訂的原子法主要內容除了規定核能逐步退堂,不能再予啟動之外,也規定不能再核發任何新建核能廠的執照。

 新法中還規定,現行核電廠必須立刻在附近尋找一個「中介存放站」,以安全收存核子燃燒物質,直到最終眝藏站的地點被找到並興建完成。核子反應爐出事保險的理賠上限總金額大幅提高,從舊有的五億馬克上升為二十五億歐元。目前德國核廢料暫時存放站歌爾雷本(Gorleben)繼續使用三到十年後即將終止,取代地點必須在這段期間中尋獲。

 就在德國環境部長特立丁(Trittin)高興地宣稱這是「歷史性的一刻」時,反對黨聯盟依然宣稱將繼續「為核能抗爭到底」,反應最激烈的巴伐立亞邦甚至要提出憲法訴訟告發聯邦政府。支持廢核的綠色和平組織對於新能源法案也不滿意,他們認為「廢期過長」,要求「儘快終止」所有十九個核電廠的運作之外,也將尋求法律途徑收回核發給核電廠的執照。

 該組織的新口號是,在經歷九一一事件後,沒人敢保證或宣稱「核電廠不會是新的恐怖攻擊目標」。

 根據修改德國原子法的前一年核電產量估計,德國十九個核電廠在二○○○年的總發電供應量為兩兆六千兩百三十三億一千萬度電(一度電等於一千瓦)。要廢除核能發電又不損害人民用電的方便,在逐步廢核的同時,德國紅綠聯合政權開始在國家預算上大動手腳,大量削減過去「有害環保」的任何經濟補貼,將之與新徵收的生態稅結合,用來全力補助再生能源發電廠的興建。德國政府有心從上到下用鈔票舖出一條「環保大道」,讓德國居民習慣後,認同這是一條「環保不歸路」,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