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疏林散秋光五律條幅

方亨咸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7日訊】
方亨咸
行書疏林散秋光五律條幅
疏林散秋光。翠瀑下重嶺 。
溪迴咽危石。空山多餘景。
茅屋三兩家。翛然有殊境。
曳杖短橋西。 應門鶴聲耿 。
似欲報幽人。 彼此發深省 。
款-書呈梁河老年翁正,方亨咸丙辰八月
印-方亨咸印  祖孫御史 父子翰林兄弟進士
方亨咸(生卒年不詳)字吉偶,小字姐哥,號邵村,安徽桐城人,太僕拱乾之子,清順治四年(一六四七)進士官御史。

善書,精于小楷,山水,其山水學黃公望,筆力博大而雄沉,力追古法,與程正揆,顧大中並稱鼎足,花鳥意態如生,曾繪百尺梧桐卷,生平足跡幾遍天下,順治十五年(一六五八)為劉年伯作山水軸,清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作深林垂綸圖。

《賞析 》
明代帖學大盛,其風氣一直延續到清朝碑學興起,聲勢始稍衰。其間能手輩,信手拈來,皆有可觀,如本件品,用筆挻勁,有文徵明的遺風,而其中又有章草,米芾,董其昌的風格摻入其中,無論在筆法或章法上,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以上。

有趣的是,明清這一類二線書家,若不是某大家的忠實追隨者,其書風共同的特點是諸家雜出,米芾幾乎人人都,有其他隋唐宋元的書家體勢,似乎呈排列組合的方式出現在廣大的書家群中,以致雖說面貌各異,其間自有高下之分,但整體看起來卻風格統一,這種同質性如此高的現象,可能因明人所見多為條件限制之下,產生了只能在體勢上變化,而筆法卻趨向一致性的現象,而這種時代的限制,也正是帖學衰微,碑學興起的一個重要因素(張之鼎)。

轉載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書法欣賞---法輪大法、緣
  • 書法欣賞二款
  • 書法欣賞
  • 陳廷敬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