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休閒

珠光鳳蝶夢幻身影

【大紀元6月30日訊】 蘭嶼是最不像台灣的地方!有時候想想,它真像躺在太平洋上的某個不知名小島,島上充滿了異國情調,這情調就源自達悟(雅美)族人曼妙的生活,那全然不同於漢文化傳統。他們與生俱來就懂得珍惜資源、尊重自然,絕對不需要小學老師或宣導短片來耳提面命。那天,在蘭嶼青青草原上,一隻超大的珠光黃裳鳳蝶(一般簡稱為珠光鳳蝶)囂張的飛了過去,讓人想到了這些。

蘭嶼人的珠光

 在蘭嶼青青草原邂逅珠光鳳蝶前,對我這樣一個遊客而言,牠是個全然陌生的生命,牠唯一令人驚豔的就是十四公分長的雙翅,以及閃耀著珍珠般光澤金黃色後翅。

 乍聽之下,這好像沒有什麼,不如換個具體的解釋「牠是台灣最大的蝴蝶,而且只在蘭嶼才看得到;牠更是世界保育聯盟羅列的保育物種,在台灣牠幾乎快要瀕臨絕種。」這樣形容之後,應該就不難感受我在青青草原上的亢奮吧!

 從某方面來看,珠光鳳蝶就像是蘭嶼人,他們的驚慌和生澀,都來自於對外地陌生人的不信任。不熟識蘭嶼之前,進入達悟族傳統部落,你會覺得一切都有距離,他們憎恨遊客隨意拿相機竊取他們的隱私,而這背後的因果是早年傲慢的台灣遊客拿糖果撒滿地,讓蘭嶼小孩滿地爬拾的不堪。

 珠光鳳蝶也一樣,牠們在樹叢花間匆忙來去,儘管翅膀寬大,卻從未顯露遲緩的飛行速度。僥倖的話,或許在猛一抬頭剎那,你可以瞧見透著陽光閃耀的黃色珍珠光澤,及透射下來的十字魅影光線。但是,一切僅止於此,想要再進一步靠近牠,想都別想,更別說要拍幾張牠的照片有多珍貴了。

復育出現曙光

 沒看過珠光鳳蝶的人,或許可以從其他地方來想像牠,譬如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瞻仰牠的模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公園溫室入口廣場,有座高十公尺的珠光鳳蝶金屬雕塑;透明的鋼骨玻璃結構,讓光影不時的穿透,真的有幾分神似珠光鳳蝶閃耀珍珠光澤的翅膀。或者,你也可以到書店找本台灣昆蟲蝴蝶圖鑑,看到最大那隻就準沒錯。

 但不論用模型或圖鑑來認識珠光黃裳鳳蝶,都是現代人的悲哀。台灣蝴蝶王國的美麗風光,終因生態破壞及蝴蝶標本的濫採而失色。珍貴的珠光黃裳鳳蝶自然也是如此;過去數十年來,受到蝴蝶收藏者和商人濫意的捕捉,最多時期估計平均每年出口五千到一萬隻珠光鳳蝶標本,搞到現在蘭嶼全島上的珠光黃裳少到剩不到兩百隻,讓這美麗而脆弱的生命,幾乎就要消失在台灣地圖上。

 最美的生命就應該停留在最美麗的地方,美麗的珠光鳳蝶,就該留在迷人的蘭嶼與之相互映襯幸好在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及蘭嶼生態文化保育協會的努力下,與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積極的進行珠光黃裳鳳蝶的復育工作。

 從去年九月開闢復育珠光鳳蝶自然公園園區至今,已成功將蝴蝶數量復育至五百隻左右。

 所以,在青青草原上看到珠光鳳蝶,除了慶幸自己的幸運,還得感謝這一群熱愛土地與環境的有心人。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