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北京大學推出人事改革被喻為休克療法

【大紀元6月2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電)北京大學最近提出被稱為「休克療法」的教師聘任改革方案,引起學校內部與社會各界強烈回響,認為這項改革是向中國大陸的大學人事制度拋出一顆「重磅炸彈」,是自八十六年前老北大改革以來,北大內部發起最激進的一次制度變革。

綜合多維網、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這項「教師聘任與職務晉升改革方案」,對傳統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超出許多北大教師的想像,特別是職稱為副教授與講師的中青年教師面臨空前壓力。因為改革一旦實施,三分之一以上的講師以及四分之一以上的副教授,可能失去現有職位。

北大這項改革選在北京防治SARS期間推出,在校內外引起一片嘩然。叫好者認為,這是北大走向世界一流大學的必經之路,將給落後守舊的中國大學人事體制帶來活力;反對者則指責「蠻幹」,部分北大教師甚至聲稱要罷課以表達不滿。

據了解,北大為推動這項改革,是由校長許智宏帶領成立了專門小組。

對於部分人士稱改革為「休克療法」,許智宏否認,因為根據中國改革的經驗,「休克療法」沒有生命力,但是目前這項改革卻是要讓北大更有競爭力,更能吸引優秀教師與最好的學生。

許智宏希望,中國大陸政府至少應該鼓勵幾所重點大學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讓教師有更多的選擇,形成一個比較寬鬆的人才流動環境。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強指出,改革目的是在人才進入與升遷方面引入競爭與淘汰機制,打破教師職務終身制。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高丙中則說,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已有二十多年,但大學的人事管理體制仍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包括:教師與行政人員只進不出,只上不下,沒有淘汰,導致在人事制度上,中國的大學成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最後堡壘。

新華社報導,這次改革可能是自八十六年前北大校長蔡元培著手改造老北大以來,北大內部發起最激進的一次制度變革。

一九一七年元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並進行改革,聘任教師時不完全依據資歷,例如沒有大學學歷的梁漱溟,被破格請到學校講授印度哲學。當時校內聘請了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包括陳獨秀、胡適、魯迅以及錢玄同等人,但是持復辟政見的辜鴻銘等舊派人物也在校內執教,一時之間北大人材薈萃,聲譽鵲起。北大改革方案包括:教員實行聘任制與分級流動制;學科實行末尾淘汰制;招聘與晉陞引入外部競爭機制;原則上不直接從本院係應屆畢業生中招聘新教員;對教員實行分類管理,教師崗位分為教學科研崗位與專任教學崗位兩類;招聘和晉陞引入教授會評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