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後SARS期大陸部分行業就業達失業警戒線

【大紀元6月1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七日電)中國大陸的勞動力專家學者指出,突如其來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打亂了大陸正常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使部分地區和行業達到失業警戒線的邊緣。今年就業機會缺額達一千四百萬個,部分行業逼近失業警戒線。(法新社圖片)

中國大陸官方宣佈的資料顯示,今年城鎮新增的勞動力資源達一千萬人,現有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六百多萬,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近八百萬,總計城鎮需要安排就業的勞動力總量達兩千四百萬人。按今年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百分之七測算,全年新就業最多約一千萬人左右 (其中凈增就業崗位約八百萬個)。

中國經濟時報今天報導,大陸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鄭東亮認為,從人群分析,影響較大的是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大學生;從行業看,是旅遊業、社會服務業、商貿業、餐飲業、客貨運輸業等服務性行業的企業。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影響停業停產和緊縮經營的情況下,員工停工放假,部分企業裁減人員,不少靈活就業者和跨地區流動就業者喪失就業機會。大陸就業存量在這種突變中受到影響的有數百萬人,其中以疫情嚴重地區為多。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蔡日方預測,在GDP增長率從原定的百分之七下降到百分之六點五的情況下,相對於宏觀調控指標的八百萬新增就業數量,SARS可能導致就業崗位減少一百二十七萬。在GDP增長率從可能的百分之八下降為百分之六的情況下,相對於樂觀估計的九百五十萬新增就業,減少的崗位可能高達五百二十多萬。

蔡日方認為,SARS加劇了原有的就業矛盾,對再就業工作帶來新的困難。加上疫情對流動就業的限制,對常規招聘、培訓活動的衝擊也給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帶來困難,並使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業處於停頓,打亂了正常的就業格局,阻塞了就業管道。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莫榮預計,受SARS影響,高校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將從去年的百分之六十五降低到今年的百分之五十,這意味兩百一十二萬畢業生中,可能有一百萬人初次就業有困難。

針對SARS疫情影響大陸失業就業情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專家學者建議,建立失業預警機制,提高就業管理的應急調控能力迫在眉睫。

專家指出,失業預警體系應包括監測突發事件及經濟急劇變化所影響的行業、地區的就業狀況,包括失業率和失業週期的變化、停工停產企業員工狀態、中低收入人群收入狀況、行業景氣和就業環境變化等,並進行準確、快捷的評估,在規定時間內向主管部門報告,一旦超過警戒線,便由系統發出預警警報。

其次,借鑒國際通行的做法,主管部門應在非常時期發揮社會生活的組織者和協調者作用,採取措施,引導和適當干預企業的裁員行為,以保留工作崗位,減少失業。但這種干預必須是以市場就業機制為基礎的順勢操作和階段性作法,與計劃經濟時期的行政干預有本質區別,實行時要注意避免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同時,要落實已出臺的各項扶持政策,對原已實現再就業而在這次受到衝擊較大的人員,可適當延續原來享受的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等政策,鼓勵他們重整旗鼓。對於再次失業人員,要納入再就業工程的統籌規劃給予援助。

勞動力專家並且說,有必要從中央到各省建立由主管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制定預警體系和應急工作預案;核定緊急情況;決定發佈預警警報;啟動工作預案,共同實施政策措施等。專家還提出兩項建議,在失業預警情況下,授權省級政府決定,失業保險金可在規定時間內,用於企業保持就業穩定有關項目的開支,用於對困難民眾的生活、就業的援助。其次是省級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受影響的企業在規定時間內,暫緩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