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休閒

為擴大卑南遺址 台灣建立保存新模式

【大紀元4月21日訊】卑南史前文化遺址是目前台灣地區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及最能呈現新石器時代聚落生活樣貌的遺址,這也是文建會指定該遺址成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關鍵。不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考古學負責人暨人類學組主任何傳坤指出,都蘭山對史前卑南人及卑南族而言是重要的精神指標,具有「聖山」的象徵意義,目前卻未被指定在遺址範圍內,他建議應該將都蘭山一同與四千年前息息相關的卑南聚落同列世界遺產潛力點,此外,何傳坤也希望催生台灣地區遺址博物館,以這個保護與利用文化遺產的新模式,成為台灣登陸世界遺產的助力。

在日治時代,卑南遺址已被認定是先史遺跡。台東縣政府於民國六十四年將之列為地方古蹟,民國六十八年內政部曾將之暫列為三級古蹟,民國六十九年因拓寬及設立卑南新站施工而重見天日,此後至民國七十七間進行了十多次的搶救發掘工作,發掘面積達一萬多平方公尺,是台灣考古史上發掘面積最大的一個遺址。

卑南遺址位於台東三角洲平原的北部、卑南山丘陵東麓,卑南溪的河階面上,東北遙望都蘭山。在台東境內各遺址以範圍大及出現石棺群為其特色。其中最有名的卑南遺址面積超過三十萬平方公尺,代表距今兩千三百至五千三百年前龐大及持續發展的史前聚落及墓葬群,其中橫跨了繩紋陶及素面陶二個聚落居住單元,內政部於七十七年將其指定為一級古蹟。

依據出土遺址所顯示,卑南文化人在海邊與溪中捕魚,而狩獵的獵場可能遍及附近山區和台東三角洲平原,野豬與野鹿則是主要獵物。他們可能沿溪上溯至鹿野溪上游開採板岩,並以溪水直接運至聚落儲存加工。該遺址建築物成排,格局嚴謹,建築物下的數千石板棺成帶狀分布,而且與地上建築物座向相同,顯然是屬於同一盛行室內葬社群的史前村落遺址。村落內包括住屋、儲藏結構及墓葬等空間結構。

卑南遺址出土的文化內涵代表了認識卑南文化的全貌及窗口,台灣東部或現稱後山新石器時代晚期持續時間最長的史前卑南人的歷史活動空間,現今阿美族和卑南族曾長久居住。至於都蘭山,這座如倒轉過來的鐵「鍋」狀山峰是卑南族自古以來的獵場,國立台灣博物館收藏了日治時代日人松倉在都蘭山麓採集的石矛頭、玉玦、打製石斧等,顯然都蘭山麓也曾是卑南文化農耕、伐木的生活場域。

何傳坤指出卑南文化遺址不只是有形的建築物,應該涵括與卑南文化人息息相關的聖山--都蘭山,這座無形的精神象徵。此外台灣地區急需考古遺址活化再利用的博物館,以拓展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方面的功能。在文建會擬提報的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花東地區就佔了三處:台東縣的卑南遺址為文化資產、花蓮縣的太魯閣為自然遺產,蘭嶼達悟聚落為文化與自然景觀雙遺產。何傳坤呼籲全民一同催生新的遺址展示廳,可為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作準備。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