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風華】唐三彩(二)

——製作過程
水心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25日訊】
三彩的生產是相當複雜的事情。它至少要經過胚料製備、釉藥配製、成型、素燒、施釉、釉燒等多道手續。

全部工藝的特點,大抵可分為製作胎體和製釉燒成兩大方面。

唐三彩的胎質,有紅色陶胎和白色陶胎兩類,前者以普通陶土為原料,後者用白色高嶺土作胎。選土是造陶過程極其重要的一環。隋代以前的陶土率多粗糙烏黑,唐三彩所用的泥料,相形之下頗為細緻,一般都由相當純淨的高嶺土碾磨成粉。但由於產地不同,泥料中的含鐵量並不一致,素燒之後仍然產生粉色與白色兩種素坏。

造型手法有捏塑、堆塑、雕刻、輪製、模製等幾種。如俑多為塑型之後翻模,所以我們今天常能看到兩件以上造型完全一樣的陶俑,它們就是模製的;又如三彩器皿如同其他陶瓷器皿一樣,多為輪製。製作好的胎體,涼乾後入窯素燒。



唐三彩的製作與一般陶器略有不同,它往往採用二次燒成法。第一次素燒,溫度約在攝氏一千度左右。燒成的素胎經過修整或加刻上紋飾,便將合成的不同顏色的釉汁,用各種方式施在素胎上,再入窯回燒。釉燒溫度一般在九百度左右。由於施釉時釉汁會自然流淌,並經過釉燒時九百度左右的熱浪激盪,致使釉色出現水乳交融現象或往下滑流現象。這種特有趣味,便產生了唐三彩特有的色彩效果。



三彩女俑/ 西元1959年-陜西省西安市南何村鮮于庭誨住墓出土

燒三彩的窯爐屬半倒焰饅頭窯,由燃燒室、窯床、煙囪組成,以薪柴為燃料(至今不見當時有用其他燃料者)。鉛釉的釉藥,包括鉛、石英、氧化銅、氧化鐵、氧化錳、氧化鈷等礦物質。這些釉藥經石臼、擂缽粉碎而成,用時合成液狀。

細分唐三彩的燒製過程,從選土配料、輾磨成粉、淨泡坏土、攪拌製坏、陰乾素燒、上釉釉燒直到彩繪開相,過程十分繁複。我們將在下一節中再詳細介紹素燒與開相。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漢墓出土文物中最知名的可謂金縷玉衣。
  • 隨著厚葬風氣的盛行,唐三彩在這種條件下蓬勃發展,種類之多,諸如文侍武將、歌舞樂人、馬牛駱駝、瓶罐碗盤,都象徵性地陪葬入墓。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是陶侃的曾孫,祖父外祖父雖是東晉的名士,但是到陶淵明時,家世已經衰落。然而自幼就貧困的他,並不以貧為苦,他一生雖沒有顯赫的功業,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詩文的成就,卻受後人崇仰傳誦不已。
  • 海瑞一生無私為民,清廉至極,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能為民請命,冒死進諫。正是這種敢觸龍顏諫君王的凜然正氣,使他千古留芳,許多後世文藝作品都描寫了這一點,由此可見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 于謙自幼聰穎過人,善書法,其書靜穆高雅,氣韻盈沛。青年時代就寫下了《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著名詩篇(《石灰吟》出自《于少保萃忠傳》)。在三十餘年的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興利除弊,剛正不阿。于謙的這些半神的操守準則,對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像韓信﹑岳飛﹑袁崇煥一樣,其品德操守舉世崇尚。
  • 「堯舜」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典範,作為一個女人,誠孝張皇后獲得「女中堯舜」的稱號。600年前的這位傳奇女人,以出色的政治才幹,默默地站在幕後,輔佐三代帝王處理朝政。她從來沒有走上前台,沒有垂簾聽政。她只是謹守婦道,做了一個女人該做的,就為她的時代帶來了安定與福祉。
  • 郭氏是史上唯一經歷八朝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太皇太后之尊的女人。她享受過無以復加的榮華富貴,帝王都要向她行子孫之禮;親歷過朝局動亂和生離死別;目睹了皇位走馬燈似的更換,她輕而易舉就可奪取。可是,她始終穩坐於後宮,扶持子孫皇帝,沒有非凡的定力,是很難做到的,因而這些帝王對她非常敬重。史書評價,她所立下的「社稷之功」,可與她的爺爺郭子儀相輝映。
  • 兩度被廢,兩次垂簾,出家近三十年,一位被趙宋皇室遺棄的女人,卻以一己之力,使得大宋王朝多延續了153年。她就是北宋哲宗趙煦皇后——元祐孟皇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