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北京學者批評中國人大代表素質差

【大紀元2月21日訊】(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中國大陸十屆人大一次會議將在下月舉行,中國大陸司法部研究室學者劉武俊日前撰文批評人大代表職業素質欠佳,參政議政水準偏低,導致人大被稱為「表決機器」。他並呼籲提升人大代表素質,適當增加律師、記者等代表的比例。

全國人大被稱為中國大陸最高權力機關,但近年來人大多次遭到批評。例如,北京學者胡鞍鋼曾公開呼籲改革全國人大「橡皮圖章和官員退休所」形象,給予農民更大發言權,限制官員出任人大代表。蘇州大學一名法學教授也建議人大代表實行專職制,集中精力履行職能。

劉武俊在北京中華工商時報發表文章指出,人大代表是聽民聲、察民情、吐民意和參政議政的「政治人」,是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的「使者」。但人大代表的產生長期偏重其﹁先進性﹂,忽略參政議政應有的專業性,以致職業素質難如人意。

文章稱,每年人大會議所收議案中,一些明顯存在法理悖論的立法議案,令法律界人士跌破眼鏡。例如,要求刑法增設所謂「非財物賄賂罪」、「精神欺騙罪」、「見危不救和見死不救罪」等。

目前來自大陸法律界的人大代表屈指可數,劉武俊認為,適當擴大律師在人大代表的比例,有利於提升代表參政議政水平,尤其是優化人大立法議案質量、提高人大立法審議水準和法律監督水準,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人大代表結構缺憾;待條件成熟後,也可考慮在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增設律師代表團。

文章還建議,適當擴大新聞記者在人大代表的比例,有助激活人大監督的活力,增加人大監督的社會輻射力和實效,並優先聘人大代表為陪審員,讓代表參加庭審,增強對法律的認知,進而提高參政議政的法律專業素質。(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