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媽媽的育兒手記〈二十〉

痴心媽媽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8日訊】
七歲半
會騎十二吋的自行車,會自己釘扣子但不會打綫結。每星期六下午洗紅領巾和球鞋,連爸爸的球鞋一起洗。
讀完《寶葫蘆的秘密》、《阿凡提的故事》、《騎鵝旅行記》等童話故事。

問:“地球在轉,人爲什麽感覺不到?”老是追問地球、太陽的來歷,對宇宙爲什麽沒有開始和結束很想不通。

講話時愛用上幾句文縐縐的成語,講起來半通不通。婆婆講話前後稍有差錯,兒子就講:“你這是自相矛盾。”他喊媽時,姑姑問他有什麽事,馬上遭訓斥,“我又沒有叫你,真是張冠李戴!”

一天午休,與姑姑一道睡覺,翻來覆去睡不著,不時搖醒姑姑問:“幾點鍾?”姑姑煩了不想理他,裝睡著。兒子大聲叫,用力搖,沒見反應,害怕起來,趕緊伸出手放在姑姑的鼻子上,試試有沒有呼吸。

大年初一淩晨一點多,電視播出《西游記》,兒子困了,我沒弄醒他起來看。早上醒來一問,聽說《西游記》播過了,怨我不叫他,躺在床上傷心地大哭起來。我說:“大年初一是不許哭的。”他立即停下,認真地反駁,“你這是迷信!年初一哭有什麽關係?”說完又繼續大聲哭下去。

年初四回家,公公給一個“利市”紅包,兒子不肯接,“我不要!我真的不要你的錢,你以後老了會死的,死了要用很多錢的。”天知道這傢夥怎麽會想出這種話?我想制止他的不合時宜,訓斥道:“你怎麽淨想出這種亂七八糟的事?!”誰知道他更來勁了,“我是想過很多東西,連你以後死了墳墓上寫什麽對聯都想好了。”衆人不禁愕然。大概是我們民主家庭縱容“思想解放”的結果,兒子充分利用了他“童言無忌”的優勢,經常大放厥詞。

七歲七-八個月
游泳可一口氣游七米,敢從池子邊跳水。
兒子的課本和作業本全是皺皺巴巴的,卷角毛邊,他自己還設計了許多的“插圖”畫在課本裏。書包上有一道十多公分的裂口,一問,原來是他用小刀劃開的,我批評了他,讓他自己用針綫縫起來繼續用,整整花費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時間才勉强縫好。

兒子上學讀書的成本太高了:每學期用壞一個筆盒、每年用壞一個書包、二年買了四十七支鉛筆、十八塊橡皮(我專門買長條的白橡皮一分爲四)。這恐怕不能全怪八十年代的産品質量差,不耐用。儘管現在不時興“憶苦思甜”了,我還是拿出丈夫二十多年前買的,從小學五年級一直用到大學的鐵皮鉛筆盒給兒子看:筆盒早已銹迹斑斑,看不出本來顔色,但開合自如,現在仍然可以用。兒子覺悟了,自動提出他的竹制筆盒用萬能膠粘上裂縫還可以繼續用。

一天下課,兒子好奇,翻看了後面座位女同學的筆盒,上課後被發現了,她一生氣,猛然從後面用鉛筆戳了兒子右肩部,很快就又紅又腫出來一個“小饅頭”。挨到下課他哭著跑來辦公室問我怎麽辦,我以爲一點筆芯在肉裏不會有大事,于是就說:“你到學校不是去讀書的嗎?怎麽會搞出這種事來呢?讓筆芯留在肩上算了。以後可以讓你的孫子看看,爺爺當年是怎樣讀書的。”他又笑又哭的不同意。後來帶他去醫院,醫生刀子、鉗子一齊上,我也有點心寒了,開刀取出一條一厘米多長的鉛筆芯幷縫了三針。謝天謝地!筆芯不是插在眼睛裏。我讓他把筆芯帶回學校去,讓小朋友們看看,以後別拿鉛筆當武器用。背上的傷口和手上的實物頓時讓兒子成了新聞人物,被同學們圍觀采訪了近半節課。

幾天後,校長在學校集會上發揮一通,警告了孩子們別出傷害事故。當老師真不容易,要管幾十個我家這樣的孩子,一轉身下面就有動作,防不勝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家裏添了個嬰兒,每日工作量大增,據說養一個孩子要用十萬個工:不停地喂奶、喂水、換尿布、還要給他洗澡。一遇陰雨,房間裏裏外外全挂滿尿布。我也無暇顧及什麽儀態:衣服上總不時被沾上點黃的、白的。哭鬧聲一起,全家人就緊張地輪流把孩子抱在懷裏又拍又搖。據報上介紹,嬰兒腦子嫩,用勁搖動會損壞大腦影響智力。我專門訓練了丈夫的姿勢,怕男人力氣大,把孩子拍傷搖散了。
  • 從這時開始,當母親的麻煩事劇增了,每看到一樣東西都要回答兒子的提問:“這是什麽?”“做什麽用的?”“還有呢?”一直窮追不捨。所有那些問題彙集起來,足够編一套“十萬個爲什麽”。兒子愛看《看圖識字》、《小朋友》等讀物,老是纏著大人給他講解,真後悔生孩子前沒有念一段幼師課程,以應付眼前的每日必考。
  • 弗羅伊德講的戀母情結也許是存在的,兒子對父親有點排斥心理,不願他與自己一道分享母親的感情。吃飯時我提醒兒子別光顧吃菜不吃飯,等下一次吃飯時他就會告狀,“媽媽你看看,爸爸光吃菜不吃飯,他不聽話以後會長大孖瘡的”。真是個莫須有的罪名。
    丈夫自從有了兒子時常嘆惜,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已降爲二等公民,我又要當妻子又要當媽,只能當媽爲主,爲妻作次。
  • 遇上有趣的電視節目可安定下來坐著看幾分鐘。對大人們談話開始有興趣,一見大家笑也及時跟著笑,而且聲音特別大,笑完才想起問:“媽媽,你們剛才笑什麽?”在場的人都忍俊不禁。
  • 我平時一看到他的手髒,隨口就講:“快去洗洗你的猫爪子!”這天來了客人,我端出一盆水給他們洗手。兒子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大聲問道:“媽媽,你打水給誰洗猫爪子呀?”當場讓我好尷尬!從此再也不敢隨便對他使用不規範用語了。

  • 兒子生病,帶他去醫院看病。一回到家就問我:“醫生是好人還是壞人?”“好人爲什麽要拿針水往人家屁股上打呢?” 在他看來,大概衡量醫生是好人還是壞人的標準,就是有沒有造成他的屁股痛。
  • 兒子從小到大從沒有因哭鬧而占過便宜,明明可以給他的東西,一旦哭鬧著要時,反而不能給。我知道,世上無論多麽蠻橫的孩子,都决不會鬧著要天上的月亮,因爲他明白那是無法辦到的。我兒子很清楚,他一但哭鬧,所要的一切也就成了天上的月亮。在我們家堅持這一原則,哭鬧自然無法成爲法寶,時間一長,他也養成了不哭不鬧的習慣。
  • 問:“肥皂是用什麽做的?”“紙是怎樣做出來的?”“布是怎樣做的?”看到什麽東西都問,問順口了最後竟來一句:“媽媽,你是用什麽做成的?”有信口開河之疑。
  • 會幫大人跑腿,送東西或傳口信,很樂意送包子給二樓的小文杰吃,只是他媽媽向我反映,包子上偶爾會發現兒子咬過的小牙印。
  • 會自己叠衣服,但叠不整齊;認漢字三百多;可連續半小時安安靜靜坐下來看圖認字;不會拼六面圖;寫字常寫反,如“你”写成“尔卜。”
評論